調漲不久的香菸健康捐,反菸團體日前又要求調漲,而且一次漲足三十元,引發基層勞工團體不滿。
因為二手菸會危害自己及他人健康,反菸團體說,會增加健保支出,所以政府立法限制抽菸範圍、課徵健康捐等,並遏止青少年抽菸人口成長,這些都可理解。
我不抽菸,且因過敏體質也討厭二手菸,當然不反對課徵健康捐,但不認為政府或反菸團體,可因此無限上綱不斷要求調高菸捐或健康捐,畢竟,政府沒將香菸列為管制品,代表人民有抽菸的自由,應考慮到抽菸者的人權,如果反菸團體的立論成立,而政府也同意,那一包菸課徵一千元的菸捐、健康捐,豈不更徹底?
而且,抽菸害人害己、增加健保支出,所以要以價制量,那麼其他會影響健康的食物,如速食、飲料(汽水、可樂等)、肥肉、內臟等,是否也要課健康捐?
而且,遍布全台的工廠、馬路車輛排放的廢氣,也都是「菸」,都傷害人體,是否都要課徵健康捐?而對工廠課能源稅,是健康捐的一種,但爭議多時卻無法過關,主要是還在談,就被企業團體打回票,是否說明抽菸者不動員抗議,就只能任人宰割?
同樣是傷害身體,為什麼有些要課稅有些不用?為什麼會有雙重標準?是反菸團體訴求正確,政治人物不敢反對,還是有什麼內幕?
我不反對適度課徵健康捐,但政府不該一味以課稅,打壓及限制抽菸者人權,應規畫妥善配套措施,讓抽菸者在合法範圍內抽菸,不傷害他人,如此才合理公平。
柯義(新北市/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