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我老爸想請假回台東故鄉看一下。」八十歲肺癌末期原住民老萬最小的兒子小格面有難色的說。
「是我老爸的意思,只是…,來回坐救護車也要八小時,萬一…」小格皺著眉頭。
護理師小媚說:「萬伯伯的小孩是擔心路途太遠,病人躺在救護車會承受不了…萬一在救護車上死亡…」
「的確…」
「對於回去台東老家的決定,萬伯伯的兒女有人贊成,有人反對。只有萬老太太,從頭到尾堅決支持萬老先生的意思。」
「有人反對?這不是萬老先生的意思嗎?」「不是反對,是擔心回家的路上,誰在車上照顧萬老先生?突然不舒服時又要怎麼辦?還有,好幾萬元的交通費用,對家人來說是很沉重的負擔…」
隔兩天,體力虛弱的萬老先生握著萬老太太的手,用微弱的聲音說:「老伴,謝謝妳總是支持我,但我看就不要回去了…」
「你不是想要回故鄉,到山上族裡頭的大石頭上看大海?看你以前打獵的森林?還有我們年輕時約會的樹下…」老太太說著說著,哭了起來…
「老婆,我愛妳,等我走了(死了)後,再帶我回家好了│」「老伴,我也愛你…」萬老太太低下頭,將額頭輕靠在萬老先生的手背上…,眾人無言。
在安寧緩和病房,常會看到末期病人有一心願,就是臨終前想回老家。但由於回家的路遙遠,家人不放心,救護車又昂貴,或家人無法承擔照護任務,最後不得不妥協,客死在異鄉,令人不勝欷噓。
以萬老先生為例,原本來到大都會就醫,是希望能夠得到最好的醫療照護,但死亡因癌末而到來,讓落葉歸根的心願只能放棄,期待親人將他的骨灰帶回故鄉就好。
結論:
面對這種情形,除了提早想好各種面對「死亡的準備」之外,假如不幸死亡已迫在眼前,想回故鄉(如同本案例),其實還可透過「安寧院際合作」的網路,先請安寧療護醫療團隊,幫忙聯絡故鄉當地的安寧療護單位,請求協助包括善終的醫療,以及死亡診斷書的開立等等,也許還能完成生前返鄉,「落葉歸根」的心願。
(作者為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