蠔油豆腐、紅燒豆干、椒鹽杏鮑菇……,一道道香味撲鼻的美味料理,不但讓人看了食指大動,更是出自於營養師精心調配設計的健康菜單。可別以為這是那間餐廳剛推出的新菜色,而是新北市新莊區新泰國小每周一次的「健康低碳餐」食譜。
配合教育部近年推動的「周一無肉日」運動,新泰國小從一年多前就開始將營養午餐改頭換面,推出一周一次的無肉低碳餐,搭配營養師的用心設計與熱量控制,讓低碳餐不但健康又營養,小朋友更是吃得津津有味。
「即使不吃肉類,我們也一樣能從豆類、奶製品等食物中獲得充足的蛋白質來源。」現任新泰國小專任營養師的彭立行,是該校健康低碳餐的幕後推手。有些家長擔心正處於發育階段的孩子,如果每周吃一次低碳餐,會因為缺乏肉類攝取而導致營養不良,他說,其實家長根本無需擔心,因為從營養學角度來看,學生反而會透過健康低碳餐的蔬果攝取,讓營養更均衡。
彭立行說,現代人不像過去老一輩的阿公、阿嬤,只有逢年過節才會有雞、鴨、魚、肉等食材出現,現在每天三餐幾乎都大魚大肉,就連孩子也因受父母飲食習慣影響,無形中吃進太多肉類。
彭立行強調,所謂「過猶不及」,每種食物的攝取都應適量,不宜太多或太少,才能讓身體機能運作更好。因此她很樂見校方推動「健康低碳餐」,幫助學童多攝取蔬菜水果,兼顧所需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