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或隨便動一動,常感到關節僵硬、疼痛嗎?若你有上述的情況,可能是關節炎的早期訊號。據估計,關節炎疾病有一百多種,有的很輕微,有的很嚴重,甚至可能造成殘廢。其中較常見且嚴重的是退化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關節炎有多常見?
台灣罹患關節炎的盛行率,至今沒有確切數據,但可參考美國疾病管制局較新的數據,再以人口比例反推台灣的盛行率。
美國的關節炎排行榜,依序是:1.退化性關節炎二千一百萬人;2.痛風性關節炎五百一十萬人;3.肌肉纖維炎三百七十萬人;4.類風濕性關節炎二百一十萬人。台灣的排名則為退化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美國疾病管制局曾發布一項數據,美國關節炎患者在二○○五年達四千七百八十萬人,進而推估到二○三○年,將高達六千七百萬人,當中有二千五百萬人因關節炎,活動力受限。而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更有一半以上的人罹患關節炎。
反觀台灣,財團法人風濕病基金會推估全台有近六百萬人深受關節炎與風濕症所擾。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免疫風濕過敏科主任張棋禎表示,在健保醫療總支出中,關節炎的排名均在前二、三名。
關節炎不是老年人專利
以年齡的流行病學分析,美國十八~四十四歲中有百分之七點九(八百七十萬人),四十五~六十四歲中有百分之二十點五(二千零五十萬人),六十五歲以上有百分之五十(一千七百二十萬人)罹患關節炎。此數據顯示,關節炎非老人家的專利,任何年齡均可能罹患,有些關節炎只出現在特定年齡層。
造成關節炎盛行的原因,每個國家的因素不盡相同,除了基因遺傳、病變的因素外,關節炎屬文明病,隨個人生活飲食型態的改變,美國罹病的主因是肥胖,日本人是習慣蹲坐、跪姿,而台灣則是人口老化的問題。以下將簡述三大常見關節炎的好發族群。
(修淑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