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山尋寶記

李祖翔 |2011.04.30
1383觀看次
字級

中華青年總團和嘉藥義工社團「嘉藥香海社」公益關懷之旅的第五天,來到最具菲律賓特色的煙山(Smokey Mountain),也就是「TONDO的垃圾山」,煙山以滿山遍野的垃圾與燒塑膠瀰漫灰煙而名之,領隊戴君純說,那裡是被遺忘的「灰色天堂」。

林均柏說,從市區往煙山的途中,塵土飛揚,居民的房子簡陋不堪,垃圾滿地,孩童的手腳因灰塵而烏黑,光天化日下還在路邊洗澡酖酖水更不能多用,有些公寓裡面堆滿了垃圾;抵達煙山的山腳,惡臭撲鼻而來,垃圾一半被掩埋,長出蔓草,大家腳下踩的是長時間不被分解的塑膠,令人怵目驚心。

儘管空氣中瀰漫異味,但對貧民來說,卻是賴以維生的寶庫。戴君純說,只要在山丘上挖一個數十英尺的洞,居民就能靠雙手撿拾玻璃、鐵器,賺取微薄的生活費;那裡所有的生活都回歸原始,如鐵片木板打造的房子、燒火煮飯、家養牲畜、孩子光腳丫奔跑,過著純粹自給自足的生活,「當我們行經一戶人家,看見婦人在焚燒塑膠袋時,同行的老師及義工都驚呼: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樣的銷毀不僅會造成空氣汙染,還會產生有毒氣體戴奧辛?」一路上,塑膠袋的殘骸讓人深信,原來「環保」是多麼重要且必要。

許捷凱說,當地居民將垃圾裡的玻璃弄出來,收集去換錢,有點像拾荒,不過沿途仍有人摘取地瓜葉,他們沒有怨天尤人的表情,但對義工而言,看見山的另一頭竟是突兀的超級商場,貧富差距的對比衝擊,難以言喻。

李和勳則觀察到,在上一團青年義工來關懷至今,煙山已經改善許多,「幾年前這座山只有雜亂的土色,任何人第一眼看到都會直接叫垃圾山,現在卻是綠油油的景色,這邊的人種菜供日常食用,他們還用竹籬笆、塑膠布和廢木板等廢物利用的方式蓋房子,比較讓人憂心的是,汙染仍持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