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余天再度失言,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黨內總統初選造勢晚會上,說回教徒是恐怖分子,引發批判和撻伐,雖然事後馬上道歉,但造成不小風波。
在台灣社會與人相處,若想和諧融洽,一般民眾都會將政治、族群、宗教議題列為禁忌,能避免就盡量避免,省得引起無謂爭議;而且這樣的作法,也是平等看待其他種族、信仰和派別,言行如一是真誠的尊重。
政治人物卻常口不擇言,尤其在選舉場合,站到造勢台上時,常常「忘了我是誰」,口沫橫飛之際,把惡口當成幽默,醜化他人的出身和宗教,如操弄省籍族群,甚至對不同黨派者,極盡羞辱能事,認為不同理念的人「不是朋友,就是敵人」,而大肆批評諷刺,為反對而反對,卻忘了多言賈禍,要承擔後果。
筆者就讀宗教研究所時,曾經拜訪清真寺,經教長阿訇的解說,才了解外界對伊斯蘭教的誤會,把穆斯林影射為好戰分子,那是無知的汙衊,膚淺又愚蠢,事實上,大多數穆斯林屬遜尼派,少數是什葉派及其他教派,彼此對教義的詮釋不同,某些人堅持理念,以激烈手段奉行教義,但經媒體一再誇大傳播,才被誤以為是好戰。
立委不查明教義,胡亂栽贓實屬不當,雖事後道歉說明,台灣是信仰自由的國家,應以多元觀念接納各宗教,但問題是,表現在外的卻是違心之論,拿其他宗教開玩笑,不知包容的心態,難道叫做互相尊重珍惜?
失言闖下了禍,印證言多必失,一再道歉,表示欠缺考慮,但後悔不是懺悔,懺悔是「不二過」,希望選情激烈時,能多冷靜思考,話別輕易出口,當知覆水難收啊!
妙雲(嘉縣大林/宗教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