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台北松山火車站幾年前還未遷移新站時,沒有電梯,徐姓站務員雖然已五十二歲,但在好心腸驅策下,眼見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或老者要趕火車,總是二話不說背起這些人上下樓梯,雖然吃力,不過助人之舉卻讓他覺得精神快樂,因此被同仁封為「人肉電梯」,台鐵也列為員工教育訓練教材。
我想多數人直覺會認為,這不是站務員的本分,因為一般認為售票、剪票、補票、管制號誌或維持秩序等才是站務員的工作。
而且當今社會抱持「各掃門前雪」心態的人居多,或許也曾起心動念要拉人一把,可是社會的冷漠無情,詐欺事件層出不窮,因而多數人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並以此教育孩子,使得即使想出手相助也裹足不前。
所以,人際疏離感日益擴大,例如同一棟大樓的住戶,搭乘電梯見了面,也互不打招呼
;鄰居發出家暴的哀號聲,好奇的打開窗戶看看,但隨即拉上窗簾,告誡自己「別管閒事」;路上看到車禍,第一個反應是「會不會是假車禍要騙我」。
這種種可以防杜不幸或挽救人命的舉手之勞,就常在漠視或輕忽中,變成了無法挽回的遺憾。
助人不見得要財力雄厚,有一顆真誠的心才是最實際的,徐先生雖與乘客素昧平生,但在人情味淡薄的都市中,看到需要扶持的老弱婦孺,樂意伸出援手,這就是人性中讓人最感溫馨的一面,他的善心義行,足供社會學習,是整個社會的教材。
至盼人人都能跨越人際疏離的藩籬,在社會的每一處都築起一座座綿密的「人肉電梯」,使社會更和諧溫暖。
蔡宗禮(屏縣東港/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