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說--品德,教育的根本

康宗虎(台市教育局局長) |2011.04.25
3137觀看次
字級

一個對社會環境適應良好的人,除應具備職場所需之知識技能外,擁有良好的品德修養,更是能否與他人相處融洽的重要涵養。品德教育除根植於家庭教育外,學校教育扮演著深化鞏固的角色,其內涵著重於涵養學生內在情操,形塑良善行誼,提升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培養關愛生命、關心他人及關懷社會的情操。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秉持著「以愛為核心 讓愛活出來」之教育理念,以生態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作三大工作主軸,落實零體罰、零霸凌、零歧視、零拒絕、零障礙、零污染之六大目標,整合學校環境、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與志工參與等四大層面,營造優質學習環境,加強品德教育,落實生活教育,培育具人文素養之國民。
一、營造品德教育學習環境:鼓勵各校發展具學校本位之品德教育課程,研究發展適合學生學習吸收之品德教育教材教法,將品德教育融入課程實踐,輔以教育宣導及創意學藝活動,並表揚年度工作績優學校,激勵各校提昇品德教育之效能,以永續深耕經營品德教育。
二、發展教師專業教學知能:辦理學務主任、生教組長經驗傳承研討會議,建構教師工作坊/研習制度,彙整各校品德禮儀教學設計案例及發行品德報,作為教師進行品德教育實務經驗之共享平臺,促進教師省思及充實教學實務,強化其推動品德教育教學之專業素養。
三、增強學生生活體驗學習:品德教育應紮根於學生生活經驗,透過品德教育核心價值票選活動及選拔「禮儀與孝親楷模」,以建立良好之學習典範。另舉辦人權法治與品德教育學習體驗營、品德小志工實踐活動等體驗活動,讓品德學習融入生活經驗,增進學生對於品德核心價值之瞭解,培養理性思辨的民主素養。
四、結合社區志工家長參與:辦理「人權法治及品德教育志工培訓」,邀請專題講座進行實務分享,促進志工家長經驗交流,增進志工家長推展品德教育知能,提升品德教育推展之動能。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期望整合學校、學生、教師與家長志工的力量,透過各項品德學習活動及經驗,點滴灌溉學生的心靈,潛移默化品德涵養,建構知善、樂善及行善之友善溫馨的人文校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