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大角膜塑形鏡片 不良後果醫師負責

 |2011.04.25
166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兒童罹患近視的比率日增,不少家長寧願放棄買名牌包,花大錢讓孩子配載角膜塑型鏡片,衛生署昨天提醒,目前通過使用者的年齡限定在十二歲以上,如果低於該年齡而造成角膜受損或鏡片破裂,將無法獲得藥害救濟。

「健康愛報報」部落客郭姿均昨在育兒講座中爆料,目前網路上最熱門的近視治療話題,即是角膜塑型術,有不少眼科醫師為了賺錢,只提供片面的資訊,鼓吹家長讓有近視的孩童接受該項治療,有的剛念小學一年級就戴類似隱型眼鏡鏡片,殊不知有可能因小孩揉眼睛,造成鏡片碎裂割傷角膜,或者因長期配戴造成角膜缺氧、潰瘍。

郭姿均表示,這種夜戴型的硬式高透氧隱形眼鏡,讓孩子戴著睡覺,可用來壓平角膜孤度,聲稱隔天就可以不用戴眼鏡,其實效果只是短暫的,她形容這項療法如同「眼睛的魔術胸罩」,家長不可盡信。更何況,衛生署核准只限定近視四百度及散光一百五十度以下的十二歲以上兒童。

馬偕醫院眼科主任鄭惠川也強調,角膜塑形術應屬於治療近視的最後選項,也就是當孩子固定點用阿托平眼藥水,並注意閱讀姿勢,一年內的近視度數仍超過一百度,在各種方法都用盡,才建議戴角膜塑型鏡片。由於放在角膜上,應懂得如何清洗鏡片及避免感染,小五以下的學童不建議使用。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表示,現階段醫療器材並不列入藥害救濟範圍,眼科醫師如果處方外使用,讓低於十二歲以下孩子配戴角膜塑型鏡片,一旦使用者角膜受損或因鏡片破損等問題,醫師或廠商恐都難以推卸責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