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為何沒有魯朝

張天野 |2011.04.20
756觀看次
字級

從小喜歡歷史,工作了沒事也翻翻史書,瀏覽歷史網站,不經意間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中國古代那麼多朝代,居然沒有一個魯朝?



按說魯國是周代的一個大諸侯國,雖武功不算強盛,但文治還行,要不能出了周公、孔子、曾子、墨子等一批「聖人」?

有人說,正因為魯國國力不強,後世君主不願意以其為國號。此言差矣,魯國實力雖不及五霸、七雄,與宋、鄭不相上下,比梁、陳、隨(隋)、唐等國還是強很多,為什麼這些國號有人用,而魯就不見用呢?

也有人說,魯是文化大國,又是聖人的故鄉,後世君主有自知之明不敢冒用其國號。此初聞有道理,細思卻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古代帝王精通厚黑之術,什麼祥瑞都敢扮,什麼謊話都敢扯,一個小小的國號豈在話下?



仔細想來,中國朝代及割據政權的命名有這麼幾條規律:一是來自創建者爵位或封地,像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後來建立漢朝;李淵是隋朝的唐公,於是建立唐朝。二是源於創建者發跡或統治的區域,孫權政權統治春秋吳國地盤,便以吳為國號;趙匡胤陳橋兵變時是宋州節度使,就建立了宋朝。

反觀魯,西漢諸侯有魯,有位魯恭王劉餘沉迷聲色犬馬,所做的唯一一件有意義事是擴建宮室時掘開孔子故宅,發現大批儒家經書;另南明有個魯王政權,不好好抗清,跟唐王政權爭正統。話說回來,即使魯王政權復辟成功,也是明朝而非魯朝。魯地處平原交通要道,屬兵家必爭之地,但缺乏戰略縱深,如單以其為根據地很難成就大業。當然也有例外,曹操最早的地盤在兗州,屬魯,可後來曹操地盤愈來愈大,以原魏國陪都鄴城為中心,封魏王。魯朝終於錯失最好的一次機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