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嬌」字,女性特別享有專利權,因為不但從小命名時用它,形容面貌用它,表情動作也不能沒有它,誇張一點說,「嬌」幾乎可以說是女性的第二生命。
凡是女性的聲音清雅甜美、悅耳好聽叫做「嬌聲」;容貌長得亮麗清秀、脫俗可愛叫做「嬌媚」,因此,形容女性之美的詞句,很多都要冠上一個嬌字;嬌顰、嬌豔、嬌嬈、嬌嗔、嬌羞、嬌笑、嬌喘、嬌呼、嬌妍、嬌姿、嬌柔、嬌容、嬌色、嬌小等等,焦距都是集中在女性的姿容表情上,總括一句,以上所有的形容詞都是女性嬌態的一部分。
這個嬌字是被漢武帝劉徹叫響的,他十歲時就喜歡表妹陳阿嬌,曾誇言:「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於是「金屋藏嬌」成了典故,演變延伸為丈夫在外面養情婦、包二奶的代名詞,真是始科未及。
不管怎麼說,嬌態對女性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梁簡文帝詩有「嬌態似凌虛。」(凌虛乃升上空中,至高無上之意。)王維也有詩吟:「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柳永詞云:「怎得依前燈下,恣意憐嬌態。」可見嬌態是惹人憐、惹人愛、惹人寵的。
嬌態約分三種形式,大眾可以笑看是否如此:
第一種是天生嫵媚,細皮白肉,紅唇貝齒,婀娜多姿,眉清目秀,自然娟麗,這種美人胚子,嬌態襲人,像一朵鮮花。可是這種女人猶如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第二種的女人雖然容貌平平,姿色普通,但是天生柔情似水,溫馨可人,溫柔體貼,猶如小鳥依人,菟絲倚樹,讓人不得不又憐又愛。
第三種女人的嬌態,是天生就會撒嬌,跺腳、掐人、顰眉、嘟嘴、瞪眼、小喀、低哼、輕啐、細語、嗲聲、淚眼、抿唇、忍笑、莞爾、佯怒、裝傻、扭腰、轉背、搖頭、聳肩、擺臀、搔首、拂髮、弄襟、不語、凝睇、含情、吐舌、皺鼻、淺嗤、微喘、長歎、臥床、假寐等等,這些小動作、小表情,所謂打情罵俏,撒嬌賣乖,都是深具威力的招數。
說也奇怪,再粗魯、木訥、急性、冷漠的男人,都禁不住心愛的女人那種撒嬌傳情、欲拒還迎的嬌態,心甘情願地就吃那一套。
的確,撒嬌是女人的武器,最好不要一結婚就繳械,嬌態猶如一根綑仙索,會綁住男人的心。
所以很多人承認:嬌態無缺,適時撒嬌的女性最迷人、最美麗、最好命、最福氣、最情趣、最溫馨、最得寵、最可愛、最幸福、最有活力、最惹憐惜、最有人緣、最有情調。
為什麼會這樣子?原來撒嬌時最有女人味,充滿了女性的魅力、親密的表現、弱勢的暗示、女性的智慧、溶解的能量、似水的柔情,所以用泥土塑成的男人,遇到水怎能不軟化下來?
當然,這種嬌態的表現,必須要有時空和繁寡的配套措施,如果盲目表態、任性撒嬌,那必有反效果,會形成東施效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