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昌的黃鶴樓令人心馳神往,而「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的詩句,又令人感嘆不已。
黃鶴樓,顧名思義,似乎一定是因黃鶴而得名。其實,世上並不存在黃鶴。
我國歷來只有白鶴、灰鶴、丹頂鶴、赤頸鶴等,從來未發現過黃鶴。有人認為,黃鶴樓的黃鶴當是「黃頭鵠」之誤,原樓故址在武昌蛇山的黃鵠磯頭。
《元和郡縣圖志》說:「因磯為樓,名黃鶴樓。」這裡「鵠」、「鶴」互用,是因「鵠與鶴古代通用」之故。《辭海》說,「黃鶴」係「黃鶴山」的別稱。
「黃鶴」是從「黃鵠」而來,那麼「黃鵠」又是什麼鳥呢?原來就是一種天鵝。清代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孚部》謂:「鵠形似鶴,色蒼黃,亦有白者,其翔極高,一名天鵝。」
《楚辭‧惜誓》有「黃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句。《中國動物志》(一九七九年版)中也指出古之鵠即今之天鵝,並說「越冬期在長江流域可見」。
另有人認為,「黃鶴」是傳說中的仙人所乘的一種仙鶴,加之歷代帝王都以黃色為尊,所以「黃鶴」更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