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佛教聖地普陀山十二日舉辦「佛茶品茗會」,為春季佛茶拉開序幕。今年受到多次寒流影響,普陀佛茶大量開採時間比去年晚了一個月,而價格大約在每公斤六千元。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現有佛茶種植面積四千零八十畝,年總產量一百二十噸,產值一千多萬元。
深厚的文化沉澱,聞名的佛教聖地,以及海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使「茶佛一味」的普陀佛茶成為包含普陀佛教文化內涵的茶中精品,而來自海內外的眾多香客,則是為佛茶市場不斷擴大作出貢獻的主要消費群體。
普陀佛茶又名「普陀山雲霧茶」,是綠茶類古茶品種之一。相傳從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開始,普陀山法師就在寺廟周圍開闢茶園,種植茶樹,作為拜佛、招待客人之用,故名為「佛茶」,有「茶佛一味」之意。
清代光緒年間,普陀佛茶被列為朝廷貢品,一九一五年,普陀佛茶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二等獎。現在普陀佛茶已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去年普陀區被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授予「中國佛茶之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