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六朝古剎南京棲霞寺十二日舉行崇光塔落成慶典,崇光塔也將在首屆金陵禮佛文化月活動期間,供奉佛頂骨舍利、十八顆諸聖舍利、感應舍利等三寶舍利,其中十八顆諸聖舍利是首次對外開放瞻禮。
「因為七寶阿育王塔佛頂骨舍利在棲霞寺『盛世重光』,所以才取名為『崇光塔』。」棲霞寺首座曙光法師表示,崇光塔高九公尺、塔座直徑五公尺,位於藏經樓西側的新塔與寺內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隋朝仁壽舍利塔遙相呼應。
由塔剎、塔身、底座三部分構成的崇光塔,建造耗費半年多時間,斥資兩百多萬元人民幣,佛塔頂上的塔剎是使用銅鎏金材質,採用兩萬多張江寧金箔裝飾,為了確保供奉聖物的安全,主體採用一級花崗岩石材,塔內部安裝防彈玻璃,並按照文物專家的要求,進行溫度和溼度的控制,確保舍利萬無一失。
首屆金陵禮佛文化月將於十七日開始,屆時佛頂骨舍利、十八顆諸聖舍利、感應舍利也將一同在藏經樓亮相,五月十七日活動結束後,南京市佛教協會將舉行圓滿法會,佛頂骨舍利、感應舍利和諸聖舍利一併送至崇光塔內供奉。平時該塔不對外開放,由相關單位安排武警和保安日夜守護,而佛頂骨舍利每年對外開放瞻禮一次,為期一個月。
「佛教的傳承有佛、法、僧三寶之說,佛頂骨舍利代表佛寶,感應舍利象徵法寶,諸聖舍利代表僧寶。佛教三寶佛法僧齊全,在佛教是功德圓滿、絕無僅有的盛況。」曙光法師表示,待大報恩寺建成後,佛教三寶將被移至大報恩寺供奉,這裡將作為一處紀念性佛塔,供信徒和遊客參觀。
南京市博物館副館長華國榮指出,佛頂真骨、感應舍利自去年「盛世重光」後,就一直保存在棲霞寺特別訂做的舍利保護展示櫃中,而諸聖舍利則保存在南京市博物館朝天宮文物庫房。
為了這次的活動,華國榮特別把十八顆諸聖舍利恭送到棲霞寺,完成「佛教三寶」出土後的首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