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由伊甸基金會主辦的兩天一夜「第四屆無障礙旅遊國際研討會」昨天登場,來自瑞典、泰國、日本、越南、新馬、印度、香港的代表和台灣經濟研究院等學者齊聚一堂,期望推動身障旅遊的策略聯盟。
馬英九總統出席時表示,無障礙設施的完善代表國家對弱勢關心的程度,過去改善不力,「非不能,不為也!」希望所有官員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看待身心障礙者的需求。
對於推行無障礙設施的進度,馬總統從「騎樓改善」、「復康巴士捐贈」和「無障礙旅遊」三方面切入指出,騎樓修整,店家最難溝通,但規格統一後消費者愛來,要求改善的店家就多了;台北市的復康巴士在市長郝龍斌治理下提高到一百六十八輛,新北市也有一百八十一輛。
馬總統表示,宗教團體過去捐贈救護車已達飽和,若要捐贈可改捐復康巴士,為身障和高齡化社會著想。
伊甸基金會執行長黃琢嵩表示,香港的非政府組織成立了針對身障者的旅行社「易達旅遊」,解決身障者交通、住宿、路線上的難題;日本雖無規畫旅遊路線,但基本的無障礙設施完善,如電話亭是台灣的二點五倍大,方便坐輪椅的人使用,電車與月台的間距小,不用擔心輪椅前輪陷進去;各國措施都能成為台灣借鏡。
黃琢嵩另說,目前比較難解決的是斜坡板和住宿,因為滿足身障者問題的旅館,都在高級旅店,經濟又是一項難題,因此開辦研討會目的主要在策略聯盟,其次才是學術研究。
研討會指出,無障礙旅遊可被視為國家經濟提升的手段,據學者詹賀凱研究,身心障礙者會重複遊覽能提供適當服務的觀光景點,對無障礙設施的飯店有高度忠誠,所以身障者是很穩定的顧客群,業者應多加把握。研討會今日下午五時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