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移植脊髓 癱瘓男站起來

張雅雯 |2011.04.07
1309觀看次
字級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國一那年因為與他人玩鬧,趙同學手上的鋼筷插入脖子導致全身癱瘓,受傷六周後他加入「脊髓損傷神經再生技術」人體試驗,經過十年的漫長復健,今年即將大學畢業的他,已經可以自行走路。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昨發表這項新醫療技術的人體試驗成果,神經修復科主任鄭宏志表示,他在民國八十五年發表世界首例,證實將神經移植在胸椎全截斷的大白鼠脊髓內,可修復中樞神經、恢復部分功能,八十八年向衛生署提出人體試驗計畫,歷經十二年才順利結案,也是全球唯一對慢性脊髓損傷患者的人體試驗。

趙同學因此受惠,十三歲那年一個中午,他吃完午餐要去洗鋼筷,與同學打鬧,有人把他面前的門關起來、另一人從背後將他推倒,鋼筷就順勢插入脖子,頸椎第四、五節受損導致全身癱瘓,原本,他以為這輩子再也不可能站起來了。

抱著姑且一試的想法加入人體試驗,趙同學表示,更辛苦的部分是必須積極復健,除了每天在醫院使用復健器材兩個多小時,父親也在家中做了許多幫助拉筋的小東西,他雖然國二時還必須坐輪椅上課、國三時可以改用柺杖,高中開始可不依賴輔具走路。

目前趙同學走路緩慢,姿勢仍有一點跛,不過他已經非常滿足這樣的復健成果,他說自己無法跑步、這個功能大概也無法恢復;身體左半邊的反應比較慢,騎車時恐怕煞車不及、或是左腳來不及伸出穩定重心,因此也不打算騎摩托車。

昨天趙同學現身記者會,還帶著當年讓他癱瘓的那支鋼筷,他笑說心中沒陰影,但希望提醒大家,玩鬧時真的要小心,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鄭宏志表示,國內估計有六萬名以上脊髓損傷的患者,多數原因是交通事故或高處落下,許多患者喪失正常生活與工作能力,日常照護往往成為家屬沉重的負擔,這項新技術療效已獲得證實,可望讓脊髓損傷部位得到有效控制,同時搭配復健來恢復部分神經功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