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哀樂中年」,一點也沒錯。喜樂是因為子女終於長大、獨立了,感覺身上的擔子輕了許多;悲哀是因為長輩日漸凋零,或老或病需要照顧。
為人媳婦尤其辛苦,除了侍奉公婆,照顧夫家的大大小小外,當娘家的父母需要照顧時,多回幾次娘家,有時還得看夫家臉色。岳家辛辛苦苦把女兒教養長大,必要時,讓媳婦回娘家善盡孝道,才合乎情理呀!
我有一個朋友主張「自己的父母,自己照顧」,仔細想想是滿有道理的,不是愛計較,而是要大家各自負起責任,雙方的長輩都要照顧到。
常常看到子女棄養父母的社會新聞,這都要怪自己沒把小孩教好,怨不得別人,更沒有理由怪罪到媳婦頭上。
談到照顧長輩,最怕慢性病,例如「阿茲海默症」,英文翻譯為「The Long Goodbye」,意思是指患者的意識常會進入另一個世界,完全不知道旁邊的家人是誰,「再見」,變成是漫長的進行式,可能持續好幾年,直到最後告別。
此類病人需要有人隨侍在側,長期照料,挺累人的,如果能有兄弟姊妹或妯娌一起分擔責任,就會輕鬆許多。所以平常我們就要把彼此關係建立好,當有需要時,才可以一起商量討論,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身教重於言教,子女將來怎麼對待我們,端看我們如何對待長輩,我們一定要先做個好榜樣。如果夫妻感情好,願意一起分勞解憂,當然最好不過,否則,至少自己的父母,自己照顧,誰也不容推卸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