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人出國頻繁,眼界日見開闊,也重新回視「福爾摩沙」台灣的自然美景。民國七十三年,台灣成立第一個國家風景區「東北角國家風景區」,之後陸續針對風景優美,獨特地質地貌,及各具特色的高山、丘陵、峽谷、島嶼、平原、縱谷、瀑布……等地質地貌,成立花東縱谷、東部海岸、澎湖、大鵬灣、馬祖、日月潭、參山、阿里山、茂林、北海岸與觀音山、雲嘉南濱海、西拉雅等合計十三個國家風景區。
更由於台灣山地資源豐富,自然生態資源包含物種高達十五萬種、原生種生物占四分之一、植物密度高居世界第二、蝴蝶種類密度為世界第一,民國七十六年,台灣成立第一個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其後陸續成立雪霸、陽明山、玉山、金門、東沙環礁、太魯閣、台江合計八個國家公園,使台灣的生態之美舉世聞名,不少國際傳媒紛紛來台取鏡報導。
在此同時,全國步道系統亦逐步統整完成,林務局也在全台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茂密的山區開發成立適合國人休憩的國家森林遊樂區,計有北部地區:太平山、東眼山、內洞、滿月圓、觀霧等五處。中部地區:大雪山、八仙山、合歡山、武陵、奧萬大等五處。南部地區:阿里山、藤枝、雙流、墾丁等四處。東部地區:知本、池南、富源、向陽等四處,成為國民平日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近年來,台灣更因擁有多元族群的文化資產,美食佳餚、音樂、節慶活動各具民俗特色;宗教信仰自由,各類寺廟眾多、祭祀儀式殊異;各鄉鎮逐漸發展出「一鄉鎮,一特色」,使得台灣處處展現獨特的觀光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