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講義--淺談退化性膝關節炎

蘇聰明 |2006.08.02
496觀看次
字級

夏季天氣炎熱,人們最愛到有冷氣的地方消暑,卻也使得原本在冬季才易發作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復發。由於其發病往往與「吹風」、「溼氣」有關。因此,有時極易與「風濕性膝關節炎」混淆,而延誤病情。

門診中發現,很多中老年人一感覺膝關節疼痛時,下意識就以為自己罹患風濕性關節炎,但根據統計,中老年人最易罹患的是因老化引起的「退化性膝關節炎」。

所謂退化性膝關節炎,就是膝蓋關節經過長期使用,軟骨產生退化的現象,上了年紀的人,常受這類膝部疾病所苦。症狀輕微者,膝蓋走久會痛、上下樓梯無法用力;情況嚴重者則膝關節無法正常伸直與彎曲。

人類膝部,本身就背負過重的負擔,它以區區一小部分來支撐全身體重;在平地走路時,膝關節要承受大約四倍的壓力,若是上下樓梯,就要負荷大約七倍的體重。人體所有的關節中,運作最複雜的也是膝關節,除了膝部本身的屈伸之外,還要負責停止動作功能。在年輕時,這些動作雖複雜,卻一點也不困難,但身體逐漸老化後,行動就會受影響。

這類膝部疼痛,無法完全仰賴醫師治療。醫師固然可讓病患在膝部外敷膏藥,並內服中藥來減少病患疼痛,但若要避免發生退化性膝關節炎,在日常生活中,病患若行走半個鐘頭,最好能稍做休息,也應避免半蹲或完全蹲、跪的姿勢。

為了減少膝蓋的負擔,走路時可輔以柺杖、上下樓梯盡量搭乘電梯,同時注意膝蓋保暖、保持理想體重,皆可減輕膝蓋負擔。

運動也是這種關節炎病患不可或缺的,病患應選擇固定時間運動,可保持身體活力。最適合膝關節的活動是游泳、騎腳踏車、散步。運動也應適宜,活動不夠易造成關節僵硬;過分激烈運動,也會加速關節磨損,使關節提早退化。

關節出現發炎、退化現象,除了物理治療外,還可配合抗發炎、改善軟骨變性的中藥方劑「養筋健骨散」,再加上牛七、木瓜、杜仲、續斷等治療,能改善退化性膝關節炎。若病況過於嚴重,影響步行能力,且物理、藥物治療也無太大作用時,就須求助外科手術。
(本文作者為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