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醫學研究普遍認為台灣乳癌患者年輕化與基因型態有關,但也有醫師在臨床上發現,罹患乳癌一、二期的年輕患者,大多有熬夜晚睡、愛吃油炸食物、愛喝含糖飲料等不良生活習慣。四季台安醫院乳房外科醫師施昇良建議,年輕女性還是要多注意作息,並定期做自我乳房檢查,以防範早期癌變。
另外,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警告,使用生理食鹽水跟矽膠填充物隆乳的女性,填充物周遭出現罕見免疫系統癌症—惡性大型淋巴癌(ALCL)的機率可能小幅增加。
一名三十四歲吳姓少婦,去年底在老公支持下,前往做隆乳手術,但術後發現她的左乳有一腫塊在鹽水袋前方,前往梧棲童綜合醫院進行乳房專用磁振造影掃描,確認乳癌細胞已擴散,上月只好以手術將左乳切除。
療效診斷 有新法
以往治療乳癌化療患者,觀察用藥有無效果必須靠核磁造影,費用昂貴、且往往要等二至三個月,從台大醫院轉任澄清醫院當院長的張金堅表示,使用超音波觀察血管增生情形,十至十四天就可了解療效,費用只要以往十分之一,目前台大醫院已使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