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被列為世界三大古老劇社之一的陝西西安易俗社,在投入千萬人民幣整修後,四月一日將會開放,慶典演出季梅葆玖、葉少蘭兩位京劇大師將登台獻藝。同時,古老的易俗社帶來京劇最高票價—人民幣八千元(約合新台幣三萬六千八百元)。
易俗社原名「陝西伶學社」,一九一二年七月一日創建,是中國大陸第一個集戲曲、教育、演出一體的新型藝術團體,因為以「輔助社會教育,啟迪民智,移風易俗」為宗旨,後改名「易俗社」。易俗社與英國皇家大劇院及莫斯科大劇院合稱為世界三大古老劇場。
香港大公報報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易俗社具有明清建築風格,承載百年滄桑歷史,曾經是一座熱鬧非凡的秦腔劇院,近年日漸蕭條。中共國家文物局去年開始,要求陝西省文物局遵循保護文物及歷史環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原則,花費千餘萬元整修易俗社劇場。
整修後,劇場內雕樑畫棟、古色古香,八仙桌、高背椅,包廂、牌匾、屏風,無不給人原汁原味之感。據悉,易俗社重新開放後,將有一個月的慶典演出季,屆時梅葆玖、葉少蘭兩位京劇大師都將登台。兩位大師的父輩半個世紀前曾在易俗社劇場演出過,所以他們也期待登上易俗社的舞台,唱響當年父輩們的唱段。
此外,豫劇、評劇、晉劇、河北梆子等劇種的名家;李愛琴、馬友仙、蕭玉玲等秦腔老藝術家及各大知名戲曲院團,將齊聚易俗社劇場獻藝,共慶這座戲曲祠堂再次煥發青春,也向「秦腔」這百戲之祖致敬。
易俗社開張後將鎖定高階層市場,欲打造成高級秦腔會所,給希望看到高水準戲曲演出的觀眾提供高雅的環境和精湛的表演,因此一個豪華包廂的售價定在八千元人民幣,最普通的票價也要三百八十元人民幣(約合新台幣一萬八千兩百四十元)。同時,易俗社也將利用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招牌,跟旅行社合作,每天下午為外地遊客表演各種秦腔程式化演出技巧,讓遊客深入了解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