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幸福記憶

游乾桂 |2011.03.21
839觀看次
字級

文/游乾桂

曼妙的綠在書房的窗台前,婉轉成一條長卷,青翠可人,我花心思喬裝,種上一株小芭樂,一棵小柑橘,另有一株春天盛開的杜鵑,遮蔽一些陽光,卻未掩去美景,向外透望,遠山近巒盡收眼底,它是我忙了一天之後,閒散悠雅的居所,我彷彿書蟲,啃食優美的方塊字。

汗牛充棟是文人的困擾之一,我不可倖免,書齋早成書災,一本本的書彷彿洪流一般溢了出來,滿過書架,掉在榻榻米上,我得猶如尋寶客一樣,翻箱倒篋的找著自己想讀的一本書。

前幾年,從文友處學得聰明,把書做出分類,文學一區,史學一櫃,生活美學一疊,考古置於同一處……每種類別的書都有其安然的處所,至於新買的書,就取名為「當下閱讀」。

即使如此,書滿為患的困境依舊存在,不得已,只好割愛,攜往市圖好書交換去了,這樣一來很多早早埋沒於煙塵之中的書竟奇蹟式現出蹤跡,彷彿失散的友人,久別重逢,快意別具。

其中最珍貴的是一本出版社餽贈的筆記小冊子,我賦予它特別的用途,藏滿兒女成長的記憶,重出江湖,真是喜出望外。

它不是藏身於群書之中,而是皈依佛門,隱身佛後聽道了。

我的家諸佛散坐,單單書房就有兩尊,端坐在書香之間,黃楊木雕的一尊,慈顏之中不失莊嚴,有祂在,更具安全感,佛的腰間繫著衣帶,款擺輕揚,顯見雕刻者的刀法俐落,能把木頭雕出這種境界實屬不易,我未刻意禮敬,只把祂當成藝術品欣賞,而這一本小冊子巧妙的隱身佛後,許是想仔細聆聽梵音清唱,迷醉了吧,在我替佛淨身之際,悄悄走了出來。

我許它一個名號,叫做《回憶冊》,它是女兒五歲、兒子三歲時,一個起心動念之下,決定把兒女身上的吉光片羽封鎖起來,定格當下,讓記憶塵封,有朝一日,再開鎖取了出來。

《回憶冊》中的收藏內容無所不包,有女兒靈光閃過的神思妙想,精心製作的小小繪本,取名《小迷糊克拉》,我正是她筆下那位零點零一公克的迷糊主角,屬滑稽人物,經常出錯,可笑至極,我根本難以理解為何那麼小的孩子,就擁有古靈精怪的心思,這點早不可考,可是每每翻到這一頁,我依舊笑到肚疼。

兒子頑皮成性,常常信手拈來把我繪成醜陋傢伙,說我是不可一世的混世魔王,寫著老怪物之類的字條,也被我偷偷藏了起來,用膠水固定,遇上這種事,別人的父親也許張口就罵,而我卻如獲至寶般把它收羅起來,而今證明我是對的,兩個小孩常常爭相閱讀各自的成長軌跡,記憶的圖騰,而我總是開玩笑,強調那是我的私人寶貝,讀一回,票價五元,但卻換來姐弟倆異口同聲直說我是奸商。

最生動的收藏當是兩個小傢伙的情書,多虧他們寫情書時還懂得打底稿,有一版、二版、三版,最後定稿,有些隨手就撕毀了,有一部分則擺放在桌上,我如毛賊一般,把它藏了起來,貼進回憶冊中,更多的時候是我整理字紙簍時,不小心發現的,我興奮如在古董市集不小心挖掘出魯迅、巴金、沈從文、茅盾、蔡元培的手跡一般,手微微顫抖,視若寶物,撿了起來。

太太一度笑我是撿破爛的,我並不同意這種想法,我絕非這樣一號人物,我是「撿記憶」的。

這本記憶冊子,我會把它複印成兩份,抽籤決定,正本副本的歸屬,兒女一定會視若珍寶的,畢竟其中藏了許多他們成長的印記,滿滿的痕跡,時光的烙印。

多人問我為什麼是三歲、五歲

?真不知道,就是那一刻,突然覺得這些東西珍貴極了,一旦消失,就不可能再見,心生收而藏之的想法。

德國海涅相信,「在一切創造的事務之中,心靈是絕無僅有的,它是最美、最好的東西」,很湊巧的,我也信仰這套理論,相信人與人之間壁壘分明的心靈,必須依靠甜美的回憶去聯結。

我很難理解,如果兒女闔上雙眼,想不出來我的形貌,與他做過什麼事,我們之間有什麼美好的記憶,我這個爸爸又將如何自圓其說的告訴他,我真的是爸爸

?如果我緊閉雙眼也記不起來我們之間有過什麼交錯,共同做了什麼,有何回憶,兒女又如何相信我們的的確確是一對親子?

記憶在我看來確實是一張證書,至少足以證明我與眼前的孩子有所關連,而我的確這麼做了,收到不錯的效果,我與孩子的關係隨著韶光飛逝,愈來愈濃烈。

孩子們將來未必是名人,未必非常厲害,未必口袋多金,但這些都無所謂,因為真正可貴的東西是沒有價格的││只有價值。

朋友問我怎麼辦到的?

付出吧,我不在意回饋,但付出之後就有好的回饋。

不敢過度忙碌,只因我很想回家,陪他們吃飯、聊天、看書。

七點至八點一直是我們的家庭時間,全家人坐在一起,泡一壺花草茶,未必做什麼,看看書,聽音樂,或者走出戶外,躺在青綠的草皮上觀星攬月,原本以為不起眼的動作,過一段時日竟雋永成孩子內心深處最美的回憶。

他們允諾一件事:我所給予的記憶,他們會加倍奉還。哈!未來的事誰敢打包票,但有這句諾言,我已非常欣慰了。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