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與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還記得純種台灣野豬「泰安」嗎?牠是台北市立動物前年繁殖的首隻純種台灣野豬,上個月牠當爸爸了,四隻可愛的台灣野豬寶寶在二月月十日誕生,是台灣野豬保種計畫的第二子代野豬寶寶,最近正式開始在動物園內的「台灣動物區」與大家見面,同時舉辦命名活動。
台北市立動物園園長葉傑生表示,由於山區養豬戶以放養方式讓家豬在外自由活動,增加了家豬與台灣野豬自由交配的機會。經學者調查也發現,台灣山區近年出現大量毛色、耳型等特徵都和台灣野豬不同的雜種野豬,純種的台灣野豬已不易見到。雖然牠們不是「保育類」動物,市立動物園決定延續純種台灣野豬命脈:
先透過台大進行基因序列比對,確定台灣野豬「種源」後,再引進動物園進行繁殖。
台灣野豬的習性,是由雌野豬帶領未成年的子女,於晨昏時段活動;雄野豬則是單獨活動的,只有在交配季節才會去找雌豬。因此,目前四隻豬寶寶是跟著媽媽「牡丹」生活,小野豬剛出生時重量約七百至八百公克,本星期量得體重都已超過三千八百公克。此外,小野豬出生時身上特殊的條紋只會維持約一個半月,之後會開始慢慢褪色,到兩個月大就幾乎看不到了。
所以,如果想看到可愛的條紋豬寶寶,就耍把握時間了。徵名活動歡迎民眾上動物園保育網(http://www.zoo.gov.tw)投票,或於今、明兩天(十九、二十日)到動物園野豬展場,從以下三組名字中,為牠們票選出最受歡迎的一組:
(1)諸事大吉系列:
百諸、百事、百大、百吉
(2)吉利富貴系列:
大吉、大利、大富、大貴
(3)台灣農產系列:
冬瓜、西瓜、南瓜、花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