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馬、美聯手 打造醫療中心

李祖翔 |2011.03.19
1431觀看次
字級

柬埔寨經過內戰屠殺知識分子後,文盲高達七成五,受教育的人有八成只有小學程度,所以他們需要師資和經費;過去已有許多醫師去義診,但只能窩在簡陋的、沒有牆壁的茅草屋下看病,所以他們還需要一個能遮風、避沙塵的醫療中心。

2萬美元買地

因此「台灣愛無國境協會(Care without Border Assoication,簡稱CWBA)」和柬埔寨醫療與教育計畫發起人Dr. Peter Li,要在當地打造最好的理工大學和醫療中心,以改善他們的經濟、教育、醫療環境,看似短期間不可能的任務,他們卻成功跨出第一步:買地、設計太陽能與水力發電系統,除了協會的經費支持外,主要還是由Peter一人執行。

六年前,協會創會理事長陳香君,就與一群義工合資二萬美元(約台幣五十九萬元),買下柬埔寨西哈努克省二十公頃的熱帶叢林地,作為永續發展的據點,而Peter最先發起的計畫是提供沒有機會繼續念書的學童,到金邊受教育和住宿,直到大學畢業。

用太陽能發電

促使Peter在柬埔寨扎根的原因,起於一起意外。曾有朋友在柬埔寨因一支手機遭搶匪殺害,死因竟是醫療技術不足、失血過多!他非常困惑,為什麼有人可以因為一種隨手可得的東西而輕易傷害生命?也訝異醫療的落後,後來發現,當地環境已經到了令人「絕望」的地步;Peter想針對教育和醫療進行改革,但當地極度缺乏電能,所以他憑藉自己的數學知識,截流築水壩、用太陽能發電。

有了土地、電、水還不夠,需要更多力量!陳香君說,美國教授協助設計熱對流藍圖,要讓沒有冷氣的中心也能涼爽,但第一批服務的日本義工卻因為建築工具和建材難以取得,沒辦法完成,去年台灣寶島行善義工團帶了一貨櫃的醫療設備、建材和人力搭建房子,終於有了雛形,而後,馬來西亞義工再替中心製作病歷系統軟體。義工來自不同國家,擁有不同專長,卻有著相同的服務熱忱,未來,中心可能會發展成有規模的「再生能源示範區」,供其他落後國家學習。

目前協會擁有五十名會員,兩人負責行政事務,陳香君是其中一位,醫療中心固定駐點的醫師則有一位、護士兩位。陳香君說,一路走來挫折多,同樣做好事,跨國就是特別困難,卻也因為義工的付出而受到激勵。最近協會舉辦募書活動,要為孩童募一萬本二手英文童書、文具和玩具。活動網站:www.cwba.org.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