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變見深度 台灣有此格局?

妍音(高雄市/文字工作者) |2011.03.15
1050觀看次
字級

日本發生了史上第四大地震,地震引發的海嘯,無情的摧毀一切,幾天來不斷從新聞畫面中看到了不忍卒睹的世紀浩劫景象,但同時也看到了劫後餘生的日本人,冷靜面對無情天災,及災後堅強的沉著。

無論是在便利商店搶購民生物資的人群,或在各種運輸轉運場等候返家的人們,甚至疏散至避難處所的民眾,在在讓人看到不悲情、不埋怨,及沒有過多要求謹守本分與秩序的有條不紊。

日本人是怎麼做到的?民族性使然,還是各級教育(含家庭與社會教育)成功?

任何人都不願發生如此慘的天災,任何人也都希望自己生命財產不要受損害,然而在突如其來的災變後,日本民眾服從政府指示,為避免癱瘓的交通更雪上加霜,而暫留工作地,或為避免核電廠爆炸後幅射外洩汙染而遷離,這樣的配合使救災工作更有效率。

此外,福島加油站為使逃離核變的駕駛人,採取限量加油,駕駛人並沒因只能加少許油而不悅,共體時艱難能可貴;而在民眾領取救援物資與飲用水時,依規畫路徑井然有序不爭不搶,如此高度自律並配合疏導的人民,教人為之動容。

所謂的民族性,不也是恆久以來的教育所形塑?駭人的地震、海嘯與核災接二連三,災變後的日本東北失去原有的美麗風光,卻讓全世界看到了日本人民極具深度的素質。

在強震重創日本之際,在不忍人命如螻蟻,不勝唏噓之餘,也多所感慨,在遭遇重大災害時,國人是否也能遵守紀律,凡事多為他人設想?也能捨去悲情增加沉穩,堅強面對惡劣狀況,遵從指揮顯現有秩序的格局?

妍音(高雄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