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研擬推「224」制,讓年滿二十二歲,工作滿四年的社會人士可以進大學念書,對此,各大學多表贊同,認為此舉有助台灣產業的人力素質,但建議教育部,應該讓大學獨立招生,避免過度干涉。
台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認為,「224」制度,是好的政策方向,目前技職體系已經有「行業推薦」,讓企業員工可以進入技職進修學院二技部攻讀學位,以北科大為例,二技部每年約有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的學生來自企業。
姚立德說,若要擴大至大學部,一定要有審核機制,篩選學生程度;另可採用企業推薦的方式,讓企業推薦值得進修的人才,讓大學來訓練,企業則以減少工時處理,增加員工在職進修的誘因。
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表示,有機會讓社會人士回到學校攻讀學位,這是件好事,美國大學校園經常看到三、四十歲的學生,台灣反而少見,一旦「224」制度實施,對大學校園將有更多元的刺激。
但賴鼎銘也建議,讓大學獨立招生,由大學決定要招收什麼樣的學生,教育部別管太多。另外,針對社會人士,修業年限可能要延長,讓有正職工作的社會人有更大的誘因回到學校攻讀學位。
清雲科大校長李大偉也贊同開放更多機會讓成人進大學,但學習品質要把關,否則一旦浮濫,反而造成大學學歷貶值。他建議,教育部規畫政策時,必須更細緻地考慮,設下畢業門檻,管控畢業生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