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啞啞媽
對流浪貓而言,這個城市既無情又殘酷。牠們默默出沒,偶爾為爭地盤嘶吼,偶爾為上天賦予的生理需求呼叫,偶爾製造一點小小的紛亂。
我看過路邊被毒死的貓咪,兩眼圓睜,張大嘴流著白沫,似乎在控訴:我做了什麼?我看過在籠裡哀叫瑟縮的被捕小貓,落在人類的手裡,命運會如何?也看過小孩,拿著竹竿驅打一群幼貓,家長卻完全沒出面制止。
一開始只是可憐牠們,怎麼老是看到瘦癟的貓影在街頭巷裡穿梭,有的沉穩,有的驚懼;有的看到人便大膽乞食,有的看到人卻瞬間竄逃。我開始隨時在包包裡準備一罐貓食。漸漸地,每天必經的路上,開始有貓咪定時定點的等待,就為了我的一點點小小的施捨。
然而,只是餵養似乎解決不了問題,我開始幫這些在街頭打混的小東西結紮。捕捉這些聰明的貓兒並不容易;總要在深夜或清晨時分架好籠子,靜靜躲在隱密角落,等待貓兒上勾。對這個每天固定餵食的人,失去了警戒心的貓,突然被捉進窄小的空間,「恩人」瞬間變成可怕的惡魔。捕到的貓兒,有的驚慌亂竄,有的靜臥籠中;有的長鳴嘶吼,有的默然無聲;但都睜大了一雙恐懼的大眼。
結紮完放回後,有些貓兒便不再出現,我每每刻意尋找失蹤的貓兒,不再出現就是不再出現,牠們大概心想:我不過吃你一頓,你卻剝奪我的生育大事,老子不來了!還好大部分的貓兒放回後總是先消失個二、三天,又重新回來,凶暴的變的溫順、不親人的變親人,會欺負其他貓兒的變成能和平共處。
我在流浪貓群裡歌唱也哭泣,貓兒無恙,按時出現,我固然安慰欣喜;貓兒失蹤,甚至遇難,我心中悲傷難過;沒想到無意間開始餵養流浪貓,至今竟將近二十個年頭,但總不讓自己的情緒起伏太大,這條路還要走下去。
(轉載自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發行的免費刊物《mypet-club雙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