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怡聞總自嘲說,自己婚後住進女生宿舍,要求三個女同學重視團體紀律,摺被子,擺拖鞋,收拾文具…都要按照既定的規矩,即便有收有拾,若不合標準,也是散漫,等於沒做。對一個嚴以律己,在生活作息上從沒寬以待人的男舍監而言,雙方的謀合不可能一蹴可及,「潔癖和愛乾淨雖算同一個意思,但若表達態度有偏差,前者成了壓力,後者才是對一家人都具正面能量的助力。」
以前看到不如所願,會生悶氣,現在都和顏悅色向對方表示:「哦,是這樣嗎,我都沒注意,下回,我小心。」黃怡聞說:「這情緒反射到對方身上,也獲得善的循環。」
彭賜梅也提到,懂得反省,並理性的找方法解決,是黃怡聞的優點之一,兩個人都領悟,如果不把真愛放進房子裡,家就只是一間旅館,所以,每個成員都要對家有付出,有貢獻,因年紀及體力及能力做比例的分配,兩人一致對女兒溝通,「我們是大人,會賺錢,所以我們出生活費,開車、煮飯及照顧弟弟,而你們年紀小,正在讀書,就負責輕鬆一點的家事。」
家事不會自動處理好,你沒做的,一定是別人做掉了。「大掃除時,小朋友可以列下目標。」彭賜梅讓孩子了解,家有私人區與共同區,家事,是大家的事。
教育方式不同,難免發生爭執,夫妻兩人本著聖經一句話,「閒下了鞭子,教壞了孩子,」所以,立下家規才是長久之計。女兒想去瘋跨年晚會,但做媽媽的對晚歸不放心,一邊想去,一邊又不准,高EQ的爸爸這時候要出面打圓場,在雙方的疑慮間架起平衡。
他耐著性子告訴孩子,媽媽的擔心一定會有,所以要接受這擔心,但跨年晚會一年只有一次,也一定要去的,所以囉,彼此各讓一步,晚間兩點以前要收心,由爸爸負責接送。
「我大而化之,他卻一板一眼,兩個人南轅北轍,但對虔誠基督徒而言,所有兩性交往都以結婚為前提,個性不同,態度卻一致,讓兩個女兒充分了解是首要之務。」兩人同心,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