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正月二十,對新竹縣客家人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天穿日」,是客家年俗中的一個重要節日,今年客委會還正式訂定為「全國客家日」。
天穿日的慶典活動中以「唱山歌」流傳最久;雖然此風有些地方已不存在,但竹東鎮在此日舉辦山歌比賽,已進入四十六個年頭,年年如嘉年華會般熱鬧,甚至一年比一年盛大,「竹東」不愧是推展客家文化的重鎮。
天穿日又稱「天川日」、 「天蒼日」,是為紀念女媧補天而來。相傳水神與火神鬥爭中把天撞穿破了洞,給人間帶來極大的災難,幸有女媧鍊石把天補好,因此在更早的客家農村裡,除了傳唱山歌外,為感念女媧恩澤,還會煎年糕,或把年糕搓成圓球狀,炸成「油槌仔」來祭拜補天穿,所以,天穿日對客家人來說深具文化意涵。
為了參與慶祝這一別具意義的節日,這一天老老少少可以大大方方、名正言順的不耕不織、海侃一天聊「天穿」舊事,所以客家俗諺裡有句話說:「有賺無賺,總愛聊天穿。」
有說男人不用下田耕作,為的是怕拿鋤頭「挖破地」;女人也不拿針線,為的是怕「刺穿天」。這些傳說也都是為了感懷女媧的恩澤,更有保育國土,讓大地休養生息之意。
另有說天穿日是「天穿地漏」的日子,即使再努力,這天所賺得的一切都將流失,所以也有「天穿毋聊做到死,天穿毋聊苦到死」之諺。客家人們覺得與其這樣勞勞作事皆盡空,乾脆以歌會友、玩樂終日,因而漸漸形成為山歌比賽的歡唱日子。
山歌是客家文化精髓,對竹東鎮來講,這天有來自各地高手齊聚展歌喉,嘹喨的歌聲、美妙的聲韻,不分族群不分國籍拚唱;還有來自各地愛好山歌的歌迷,全湧入竹東育樂公園,連金髮碧眼的老外也會被吸引駐足聆聽,在新年頭裡聆聽三天也唱不完的老山歌、山歌子、平板、小調等九腔十八調,餘音繞梁不只三日,三個月都不絕於耳呢!
想當然爾,客家山歌聲名遠播。因此,想聽客家山歌,正月二十天穿日這天來竹東作客絕對過癮,絕對會讓人全身high起來,更會有「一朝邂逅竹東鎮,年年此時嚮往之」的意猶未盡。
「客家山歌」熱勁的場景,就是客家文化的傳承發揚。山歌是民俗口語歌唱文學,充滿鄉土味,凡人情事物均可用七言四句入歌唱出,所以聽來順暢、易懂又好記,只要有興趣,皆可自編自唱,這種「即興」口語創作,就是原汁原味山歌特色。
有首流行很久的歌〈小城故事〉:「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穫特別多。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這裡已包括,談的談、說的說,小城故事真不錯,請你的朋友一起來,小城來做客」。純樸的竹東小鎮如歌詞所寫:居民善良勤儉,和樂友愛,長久以來用歌聲歌頌「上天的愛戴,大地的恩德」,歡迎有緣人一起來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