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音樂家 創造民歌新風格

郭士榛 |2011.02.22
50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李泰祥於一九四一年二月二十日,生於台東縣馬蘭鄉,是原住民阿美族,自小受到父親影響,喜歡追求真、善、美的藝術,其自然原野的生活方式,是日後李泰祥藝術創作中濃厚鄉土情懷的泉源。而他的努力不懈,加上天賦的音感,使得他的創作終於受到重視,漸漸知名。

李泰祥是在小提琴比賽中嶄露頭角,一九五六年,他考進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美工科,因興趣不合,兩年後轉入音樂科,在藝專的生活,為他奠定紮實的音樂基礎。

一九六一年夏天,自學校畢業後,受聘擔任台北市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一九七一年,李泰祥在台北嘗試一場實驗性多媒體演出後,一九七三年春天,獲美國洛克斐勒全額獎學金,赴美國各大音樂學府與交響樂團觀摩、進修、訪問。一九七四年冬回國後,受聘擔任台灣省交響樂團及台灣大學管弦樂團指揮,工作之餘則致力於創作。

受過多年正統音樂教育的李泰祥,試圖為正統與通俗、流行與古典之間架起一座新的音樂橋梁。他努力使通俗歌曲精緻化,不僅發表許多帶著濃厚人文色彩的流行音樂,並大膽的把當時非常流行的徐志摩、鄭愁予等人的詩集改編成音樂,塑造出如〈橄欖樹〉民歌藝術的新風格。

李泰祥自一九九八年罹患帕金森氏症後,雖然較少公開露面,但仍陸續完成如〈蝶戀〉、〈薪傳〉、〈射日〉等創作,甚至更戮力完成,以阿美族史詩為根基的聲樂、擊樂及大型管弦樂作品〈狩獵〉,展現強韌的生命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