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強、陳誼芝 神仙美眷書畫為友

陳文馨 |2011.02.19
1700觀看次
字級

同樣出身教育界的台中啟明學校退休校長張自強與其夫人陳誼芝(陳怡),在中部的教育界提起他們,很多人都會豎起大拇指讚好,不只因他們對教育的奉獻,二人在藝文界亦素有重望,陳誼芝的畫,張自強題字,書畫聯作,相得益彰,二人鴻案齊眉,攜手一生,是人人稱羨的神仙美眷。

書畫相隨 望重藝壇

張自強幼承父命,自習趙孟頫的「壽春堂」字帖,熟能生巧寫得一手好字,一九七六年正式拜師,成為書壇大師陳其銓的入室弟子。跟隨恩師二十餘年,張自強勇猛精進,功不唐捐,兼擅真草隸篆,臨摹「陳派禮器」最有心得,所寫「張派隸書」也自成一家,近年張自強則獨鍾樸拙的顏體(顏真卿),說「人生閱歷愈豐,更能體會魯公之寬容雍容。」

出身台北師範藝術科的陳誼芝,保送師大後與張自強為歷史系同班同學,因成績在伯仲之間,同窗四載譜出一段良緣;夫婦同為陳其銓的入室弟子,二人書畫相隨,為藝壇模範眷屬。陳誼芝先後還得國畫大師喻仲林、胡念祖、朱龍庵、馮諄夫親授花鳥、山水、人物,最擅工筆花鳥,為喻仲林得意高徒。陳誼芝浸淫丹青半世紀,功力已爐火純青,二○○九年獲頒台中市資深優秀美術家。

從台中二中教職退休後,陳誼芝更能專心賞花作畫,她的畫冊可謂花卉圖鑑,路旁小徑的尋常花草,經由她的彩筆,竟也生動有致,她紙筆隨身,透過藝術家的慧眼,俯拾這世間的美景!

已皈依佛門的陳誼芝,虔修淨土法門,深信往生淨土前需淨除業障,因此對今生一切遭遇皆能灑脫看待,化繁為簡,如同她的畫作,筆調簡約爽利但題字瀟灑且饒富機趣,日常幽默的言詞間,充滿睿智與禪意,課堂上與學生像朋友般一來一往鬥機鋒,陳誼芝笑說:「我的學生是話比畫多,有些還只話不畫。」不論何種學生,一生從事教育的她,都視為可雕之材,此中有寬容大度。

關懷弱勢 字畫募款

這對藝壇佳偶,樂善好施,奉行「予宜多,取宜少」的原則,曾多次舉辦聯展義賣作品,先後捐贈公益團體不下二百萬元。二○○六年張自強退休後,有較多空閒的時間,兩岸各方評審、講席、展覽的邀約不斷,去年還被推選為「台中縣新移民家庭關懷協會理事長」,他笑說:「此乃『盛名』之累」。

張自強說:「未升格前的台中縣,境內就有二萬多名的外籍配偶,這些『新移民』大部分是從大陸、東南亞各國遠渡重洋,來到全然陌生的台灣,之後衍生的語言溝通、文化差異、生活適應及異國婚姻的身分取得、子女教育、法律諮詢等問題,皆需要各界給予關懷與協助。」

因此,今年新春,這對夫婦為了對漂洋過海來台的新移民給予關懷與協助,自去年起即著手策畫聯合書畫義賣展,將所得捐贈予台中縣新移民家庭關懷協會,作為會務運作經費。

親掏腰包 準備義展

這場展覽,張氏伉儷可謂卯足全力,除了自掏腰包印請帖、畫冊、貼郵資外,張自強還親自錄十餘首詞曲優美動人的歌曲,CD中有他親筆的歌名以及陳誼芝的畫,以十分的誠意,與收藏字畫的善心人士結緣,拷貝壓片的費用還獲得伴奏的三加一合唱團三位盲師的贊助,張自強說:「人有善願,天必從之。」陳誼芝則強調說:「人要時時心存善念。」

今年二月十一日至三月六日,張氏伉儷再度於台中市立葫蘆墩文化中心舉辦書畫聯展,亦將義賣作品所得捐助台中縣新移民家庭關懷協會,作為該會未來籌辦講習、訓練等經費。

開幕茶會,藝壇重量級大老均到場祝賀,是近年藝文界少有的盛況,足見張氏伉儷在藝文界的分量及做善事的願力。他們說,二十日在文化中心廣場還有場園遊會等著他們準備呢。這對賢伉儷,教職退休後仍不斷為自己的生活加油增色,以高水準的書畫布施結緣,以德風行誼彩繪生命的無限精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