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語典故】痴心妄想

心文 |2011.02.17
1809觀看次
字級

佛教將「貪、瞋、痴」三毒,視為一切煩惱的根源。其中「痴」,又稱為「無明」,《入楞伽經》說:「凡夫愚痴心見生住滅法,不善分別,因無始來虛妄執著戲論熏習,貪瞋痴熱,迷心逼惱。」即指眾生無始劫以來,對於世間一切皆是因緣假合的生滅現象,沒有智慧如實了知,以致無法明辨是非、善惡,因而被貪瞋痴覆蔽而產生種種煩惱,故稱「痴心」。

《究竟一乘寶性論》更說明此中流轉不已的現象:「依於無明虛妄念故起於痴心,又復依彼貪瞋痴等虛妄分別。」由於以妄想分別而生起痴心,又依此貪瞋痴心再增加更多的妄想、苦惱,輾轉增盛流轉無盡。此「妄想」即是眾生一念之迷所起種種的顛倒分別,無法對事物有正確的了解,遂產生謬誤的見解。

一如《大寶積經》譬喻:「渴者妄生見水想,陽焰之處水本無,妄想所害諸眾生。於諸不淨起淨想,愚痴凡夫愛所縛。」就像在漫漫無際的沙漠中渴望喝水,哪怕只有一滴,故將烈陽反射之光當作清冽溪水,遂逐日而在沙漠中迷失;凡夫將無常變化的事物視為常住、實有,只要眼前短暫的快樂,無視於日後更沉重的痛苦或失望,就像見到烈陽反射之水或海市蜃樓,卻誤以為真。正是這樣的種種「妄想」,而生起種種執取,乃至造作不善之行。

或如《百喻經》中提到,有個富翁想要興建一座高廣壯麗的三層樓閣,工程師指導工人,開始挖土做第一層的地基時,富翁卻執意只要建第三層樓的樓房。幾經爭論後,工程師只好要他另請高明,蓋一座能掛在空中的樓閣。愚痴之人起顛倒知見,就像富翁痴心妄想只想建第三層樓,那是不可能的事。

故「痴心妄想」之義,是指「以虛妄分別之心,無法對世事有正確的了解,所產生的謬誤見解。」後被泛指荒唐、不可能的或不切實際、非分的想法。也以「痴心」指沉迷於某人或某事,而無法自拔的情境,或說「痴情」,一如俗語說「痴心女子負心漢」。因此,我們對於一心想著無法實現的事,或是愚蠢荒誕的想法,總會嗤之以「痴心妄想」之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