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妙勇大樹報導】參與溫哥華「人間音緣」徵曲活動評審多次的小軒與林家慶老師,最大的感觸是看見佛教音樂漸在當地受到注目,參賽者愈來愈年青化,可見佛光山所推廣的創作流行佛曲開始融入眾人的生活圈子。
他們認為佛光山向全球徵曲活動,以音樂傳達佛法義理及讓不同文化、背景、民族的愛樂人士聚集在台灣參加總決賽,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扮演促進宗教、國家、各種族之間的和平橋梁,可說是功不可沒。
曾經榮獲新聞局頒發「最佳作詞金嗓獎」、「最佳作詞金曲獎」的名作詞家小軒,自移民溫哥華後,經常擔任各種創作或歌曲比賽的評審。今年她第三度為「人間音緣」擔任溫哥華地區的初審,見證著此地佛教音樂的發展過程。
她說,宗教音樂不論再怎麼樣流行,人們看待它的心態仍然是恭敬心、莊嚴、教育性。因此,只要詞曲搭配得宜,可以獲得青年朋友喜愛,「人間音緣」徵曲活動是值得推廣的。她建議參賽者必須將詞句區分段落,再進行譜曲;另外音域的寬廣度也是創作者須留心的。
今年榮獲金曲獎終身成就獎、曾任中視大樂隊指揮多年的林家慶老師,第二次擔任「人間音緣」溫哥華初賽的評審。對於參賽者的作品,他肯定地說:「整體創作水平都在提升,尤其有些多次參加者所譜寫的曲子較過去更成熟了。不過,他建議作曲者,盡量使歌曲的音域寬廣些,才有發揮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