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台中市七十四歲樂師何山陽,憂心北管技藝無以為繼,八年來不收分文,無畏風雨,準時授課。每逢周一、三、五晚,南屯區田心里福德祠就傳出激昂的北管樂,只見何山陽腳打著節拍,引領「田心長樂軒」團員,以嗩吶、鑼、鼓譜出農家之歌。
何山陽是傳統樂曲薪傳獎得主林水金的大弟子,精通嗩吶、鑼鼓、三絃,他一人可身飾多角,從聲音粗獷的大漢,馬上轉換為纖細的小旦,雖然年事已高,但記憶力奇佳,整篇樂譜、歌曲倒背如流,中氣十足,吹起嗩吶,力可穿牆,但對學生毫無身段。
何山陽指導田心長樂軒,完全不收費。他說,振興北管樂是他的職志,很怕收費後,嚇跑想要入門的學員,北管樂是個讓人快樂的音樂,人們汲汲提升生活水準時,也應當提升心靈的力量。
也在何厝國小指導北管樂團的何山陽感嘆:「以前要學北管,是學生求老師教,如今卻是老師求子弟學。」面對國內升學主義掛帥,音樂教育偏重西洋領域,小學生好不容易學個一招半式,但到國中為了升學,傳統樂曲課程開不成,他很擔心老一輩凋零後,無人為繼,台灣將失去這塊音樂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