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毛麗貞屏東報導】身兼崇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也是百年古蹟「蕭氏家廟」管理人,蕭永忠以企業文化人的超強統整能力,回故鄉重整祖宅,在歷史與家族變動脈胳中挖掘豐富的文化軌跡,填補家族史百年來的空白記憶。他說,「要以文化藝術與社會公益,讓蕭家再被看見」。
四十三歲的蕭永忠是蕭家第九代,六年前接下「蕭珍記祭祀公業」管理人棒子,也為蕭家開啟塵封百年的歷史記憶。
蕭家在崇蘭地區落地生根了二百六十年,先祖從墾拓到兩岸經貿,當時建立了龐大基業,現在的屏東書院(孔子廟)更是第二代祖先出資籌建,清朝時期蕭家出現九位秀才,「崇蘭蕭,三日沒煮不餓」的稱號,更說明蕭家當時的興盛。
百年來蕭氏宗族對家族歷史不復記憶,蕭永忠由歷史推移及家族變動中尋找歷史脈胳,再深入連貫,從整頓祖宅開始,保存維護家廟古蹟,到環境景觀再造,把蕭宅當成社區營造的中心,舉辦手語、太極拳研習,獲文建會補助整修設立「阿緱地方文化館」,今年則舉辦社區文藝祭,傳承地方教育文化。
蕭永忠從商界退隱,因緣際會轉入創意文化藝術產業的研發,參與蘇富比義拍繡畫,及故宮博物院「漢代文物大展」等重要策展,還有公共藝術專案、高雄市河堤社區營造、蕭氏家廟入選台灣歷史建築百景等,讓他從崇蘭生根,再深耕到社區及城市改造,以文化為城市注入活力。
九二一地震的大震撼,也讓蕭永忠重新思考由輝煌的宮廷藝術走向樸實的民間文化,出錢出力贊助與推動地方藝文相關活動逾千萬,他所負責管理的蕭珍記祭祀公業,因此榮獲文建會頒發的第七屆及今年第八屆文馨獎金獎,彰顯其對地方文化的用心與付出。
蕭永忠的故事今晚七時十五分於中央廣播電台「寶島溫情」節目中播出。收聽網址www.cb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