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接觸佛法時,師兄、師姐都跟我說:「學了佛法以後,對死亡就沒有那麼害怕了,死的時候會比較舒適自在。」。
當時我很疑惑,難道學佛就僅為了舒適自在地死嗎?
課堂中有同修問到,學佛一定要吃素嗎?現在為何沒有「過午不食」的規定呢?
法師耐心地解釋說:「當時佛弟子都是外出托缽,早上才去敲人家的門要食物,中午又去敲門,造成很多困擾,為了少去驚擾大眾,才會有過午不食的規定。時代不同了,現在的寺廟都有信眾主動供養,出家人除了念佛外,還要為信眾服務很多事,若是過午不食,那會有足夠的體力呢?至於佛弟子吃素是因為慈悲不忍殺生,在家居士就盡量做,隨緣吧!」。
有人問道:「有這麼一說,人死後八小時之內,不能移動大體,但若生前簽了器官捐贈同意書,得盡快開膛剖腹提取器官,不是會弄痛大體嗎?要怎麼做才好呢?」。
法師說:「人死後五識都沒有了,不會感覺痛的,完成死者生前遺願,才是幫死者作功德。」。
有人問道:「真的有阿飄(鬼)嗎?」。
法師說:「我們沒有看到,並不表示沒有,一直以來我們不是都相安無事嗎?只要不做虧心事,就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法師還說功德要趁生前自己做,死後花再多的錢做再大的「功德」,幫助都不太,念佛也要生前自己多念,死後靠別人助念,效益也不大,幫人助念時,對方只得到三成,七成仍會回向自己。
學佛一段時間了,我終於了解學佛就是學「活」,要能「活用」佛法,讀好書、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讓自己快樂地活著,忘了死之將至,有能力的話還要立德、立功、立言,才是真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