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爭霸 北斗超俄趕美
去年12月18日凌晨,第7顆北斗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中心成功發射,正式宣告技術足足落後32年的中國大陸正以跳躍式成長,在離地表2萬公里的太空,悄悄打一場「超俄趕美」爭霸戰。
1973年,美國開始研發「全球定位系統」(GPS)衛星,因為「先占先贏」,目前有24顆導航衛星日夜環繞在6條位置最佳太空軌道。
中國大陸發射北斗衛星的跳躍式速度,不僅甩脫幾乎是同期發展的歐盟「伽利略」系統,也開始反制美、俄的軍事監控。更重要的是,在總體功能上,中國大陸被公認已超越近年財政困窘、無力發展尖端科技的俄羅斯,「超俄趕美」大勢初定。
一手催生北斗系統的大陸「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聲稱,未來北斗系統民間用途將佔使用總量95%以上。中國大陸衛星導航應用管理中心主管也說,北斗系統目前也運用在大陸的漁政、水文測報、森林防火等用途。
行星溫度 堪稱宇宙最熱
科學家透露,去年首度發現一顆行星溫度極高,成為宇宙迄今已知最熱的行星。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行星WASP-33b氣態表面溫度高達攝氏3200度,刷新高溫紀錄。
這顆太陽系外行星的溫度極高,可能是因為繞行軌道非常接近主恆星。這顆主恆星本身也是最熾熱的主恆星之一,溫度高達攝氏7160度,遠高於太陽的5600度。這顆行星位於距離地球380光年的仙女座星系中。
科學家在經常觀察WASP-33b的母星亮度會定期降低後,2006年首度發現這顆行星,母星亮度可能是因被這顆行星遮擋而變暗。WASP-33b約是木星4.5倍大,與主恆星之間的距離,不到水星距離太陽的7%。WASP-33b每29.5小時完成1個軌道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