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晚期腎癌患者使用第一線標靶藥若仍無法控制腫瘤生長,即日起可獲健保給付接續使用第二線口服標靶藥。研究顯示,這項治療法,病情無惡化存活期可延長一年半,估計每年約有一百名患者受惠,每人至少可省五十八萬元藥費。
近幾年標靶藥物已成為晚期腎癌的救命藥,健保局先前將第一線藥物標靶藥物「紓癌特」及「蕾莎瓦」納入給付,健保局昨天宣布,二月起,第二線口服標靶藥物「癌伏妥」也列入給付。
根據最新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民國九十六年全台新增近八百名腎癌患者,死亡人數高達五百人。台中榮總攝護腺疾病防治中心主任歐宴泉分析,腎癌發生率雖低,但由於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四成患者發現腫瘤時已經轉移,這類晚期腎癌患者又對傳統治療反應不佳,因此在使用標靶治療前,存活期約半年。
轉移性晚期腎癌患者,現健保已給付標靶藥物,歐宴泉表示,第一線腎癌標靶藥有「紓癌特」和「蕾莎瓦」兩種選擇,作用機轉都是阻斷腫瘤血管新生,研究顯示,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平均十一個月;不過,標靶藥使用一段時間後患者可能出現抗藥性,導致腫瘤繼續生長,若增加超過百分之二十就算惡化,必須改採其他藥物。
最新納入給付的第二線腎癌標靶藥「癌伏妥」,可抑制腫瘤細胞分裂與血管增生的蛋白質mTOR,避免癌細胞生長和擴散。歐宴泉指出,國際大型研究顯示,接續使用第二線標靶藥治療,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平均約四點九個月,不過國內參與試驗的個案反應更好,平均可拉長到十三點二個月。
甫當選台中市豐原區大湳里里長的吳獻彰,透過標靶藥已成功抗癌四年,他表示,當時因全身疲倦、腹瀉不止而就醫,原本以為只是腸胃不適,沒想到發現左腎有腫瘤,手術切除後才發現已經轉移到結腸、腎靜脈,於是開始服用第一線標靶藥,當腫瘤再度生長時,他幸運加入臨床試驗計畫,免費使用第二線標靶藥,目前腫瘤已穩定控制中。
吳獻彰認為,健保增加給付讓其他腎癌病友有延長生命的機會,不過他也提醒,除了用藥,運動、飲食以及正常作息的保養不可少,才能與癌症和平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