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大的希望是房子再大一點,可以跑跑跳跳!」育幼院的小朋友天真地說出心願;他們的願望與眾不同,小的期盼有個非團體式生活的家,大的想考取好學校,將來能夠回饋社會,但他們的共同點都是「等待」,等待原生家庭的父母接他們回去。
忠義育幼院副院長莊美玉說,院內有兩個機構,分別給嬰幼兒和國高中生住,入住原因複雜,有受虐、失親、貧困及父母入獄服刑等,個案的因素都是多重的,短期內很難回到原有生活。由於育幼院的孩子最期盼回到親人身邊,所以,輔導員總會在新年放棄自己的休假時間陪伴,讓他們感受年節氣氛,彌補缺少的愛。
「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我們會有不同安排,每個小家有專屬的『媽媽』,把公寓布置得喜氣洋洋,國高中生則由『姊姊』帶出去添購新衣,然候吃火鍋。」忠義基金會過年還會辦各種活動,邀育幼院小朋友參加,大朋友更自告奮勇照顧小弟妹。莊美玉說,雖然不是親兄弟,但感情加倍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