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過年吃吃喝喝,小心腰圍多一圈!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發現,四成一民眾過年後體重平均增加一點七公斤,甚至有人一周胖了五公斤,主要原因是吃太多餅乾、糖果及零食。署立雙和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祝年豐指出,想胖很容易,但想減去四、五公斤體重,得花上兩個月。
國健局昨天公布「國人於春節期間體重控制調查」報告,該項研究於一月十六日至十九日對全國二十二縣市進行電話調查,受訪對象為十八歲以上,有效樣本一千零七十七人。
結果發現,六成三民眾在過年期間不會特別注意自己體重,近四成一民眾表示,每到過年期間,體重平均約增加一點七公斤。調查顯示,過年期間,四成七民眾幾乎天天吃餅乾、糖果及零食。三成八國人吃的東西比平常還多,四成三在過年期間運動量變少。吃得多,動得少,當然容易變胖。
「每天零食攝取超過一千大卡,連續一周就能胖一公斤。」佑民醫院營養師廖美俞強調,一百大卡零食下肚,須連續快走半小時才能消耗熱量,高血壓、糖尿病、洗腎患者與肥胖者,海苔、油炸薯片等鹽油糖含量高,最好忌口,避免病症發作。
廖美俞說,南瓜子、核桃腰果等堅果類,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具保護心血管、攝護腺功效,但因熱量較高不宜過量,她建議每天攝取量最高不超過三百大卡,才能健康輕盈過新年。腎病患慎選零食蔬果
有人圍爐年菜吃太多太鹹,也有人大嗑瓜子、花生、糕點,血液中鈉、鉀含量過高,引發尿毒症,每年過年前後,常有腎病患者跑急診。台中榮總腎臟科主治醫師吳明儒提醒,患者連蔬果也要慎選、慎吃,免得加重病情。
營養師王雅玲表示,一顆牛軋糖、花生糖或核桃糕,熱量等於四分之一碗白飯,十粒花生米、五粒杏仁果、十顆開心果、五十粒瓜子等於一茶匙油脂,除了熱量高,磷鉀含量也偏高,務必節制攝取。
國健局提醒,民眾若過年後發現自己體重過重,可揪團一起參加「健康一○○台灣動起來」活動防治肥胖,年齡六歲至六十四歲、體重過重或體脂肪過高的民眾,都歡迎報名。
各縣巿衛生局將提供健康飲食、運動及體重控制諮詢講座等服務。參加者可免費獲得一本《健康生活動起來》手冊,學習如何健康吃、聰明動,以健康方式減重。
每周運動150分 健走甩肥肉
另外,台北市衛生局推出「每周運動一五○」口號,效果比「三三三」口號更好,期能協助民眾甩掉肥肉,維持標準體重。
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周真貞表示,行之多年的「三三三」運動口號,指的是每周至少運動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運動後心跳至少要高於每分鐘一百三十下,雖用意良善,但不易記牢。「每周運動一五○」,也就是每周至少運動一百五十分鐘,不僅好記,而且運動時間比「三三三」長,運動效果更好。
運動項目很多,周真貞認為,健走是最好的選擇之一,因為健走是簡單易學、安全方便的有氧運動,只要準備舒適的衣服、合腳的鞋子及愉快的心情,就可輕鬆上路。研究顯示,健走持續時間長,能提升新陳代謝率,有效燃燒脂肪,擁有健美的體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