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在台灣,平均每二點六人就有一台機車,在台灣道路上行駛機車數目高達八百八十萬輛,但沒幾位機車車主會幫自己的機車買「車體險」,可能原因是覺得保費太貴。
儘管在路上行駛的機車,都要買「強制車險」,但第一產物指出,根據統計,去年機車道路交通事故高達六萬二千多件,但因為多沒有投保「車體險」保障,發生事故後,機車族還是得花錢修車。
第一產物指出,在機車事故中,最多的狀況,都是汽車與機車發生車禍,因此,機車車主投保的訣竅,應該是只要保障「車碰車」的風險就好。
目前機車車體險,甲式最貴,機車車體險一年保費,依據機車排氣量不同,從一千一百到二千六百元左右,但發生事故申請理賠時,投保人還要負擔自負額,第一次三千元、第二次五千元、第三次七千元。目前全台灣機車,只有不到六千台機車投保甲式車體險。
而所謂丙式機車車體險,保險範圍雖然僅限於「車碰車」,但包括「機車撞汽車」或「機車撞機車」;因此,實際上已經涵蓋了九成以上的機車撞車風險,而且,一年保費支出,只要甲式車體險的一半。
第一產物指出,丙式機車車體險年保費約六百多元,是甲式車體險的一半,且對機車族最有利的是,不需要自負額,換言之,只要符合理賠條件,機車族發生撞車後的修車費用,都由保險公司全額理賠,機車族不需要負擔一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