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南化訊】電腦不只選花生,還能選芒果。農糧署委託台大等四所大學,合作開發出國內第一部「自動化非破壞性水果選擇機」,可從甜度、瑕疵率、著色度及重量,將芒果分成十級,昨日在台南縣南化鄉舉行示範觀摩會,一秒可選定一點二五個水果,目前準確度已有九成。
目前國內水果分級仍多依賴人工判斷,不夠客觀,且好看不一定好吃,且由於水果必須破壞才能測定甜度,成了分級選果的最大盲點。不過「水果選擇機」已克服這些問題,芒果經過近紅外線、影像掃瞄、秤重後,相關資料傳到中控室,電腦就可依據來分級。
中興大學副教授謝廣文說,這套機器最大的突破,是經由近紅外線掃過水果,就能分析出水果的甜度;水果只要經過這套選果機,資料就全部建檔在電腦中,對未來建立生產履歷制度相當有幫助。研發團隊將來的目標,是讓每顆芒果都有生產履歷,甚至標示出甜度。
目前國內有兩套類似選果機,分別在台中縣東勢青果合作社的「總統梨」、屏東縣枋寮的「光波蓮霧」,但都是從日本進口,每台造價四千萬元,這套「自動化非破壞性水果選果機」,可望大幅降低造價,可運用在芒果、蓮霧兩種水果選果作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