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老後

文/林貴真 圖/周麗英 |2011.01.25
736觀看次
字級

爾雅書房落地窗外,「最後」一棟宿舍(日式老房子)拆了。最後的身影是一株槭樹———多少年來一直和我「對話」的樹———被剷除了,速度之快(連阿彌陀佛都來不及誦),只猛一抬頭已不知去向———這叫「最後」。

第二天,重回窗前,只見一片夷平的泥地,空蕩蕩的,鐵皮、瓦片、磚牆、石塊……無一存留—這叫「最後」。

「最後」的前身叫「開始」,想必這棟日式建築一定也有它的「風景」———曾經。如今,台北市寸土寸金的這塊地又將走進另一個「開始」,作為鄰居的我又「開始」注視它了,究竟「地」落誰家?「最後」又會出現那一番風景地貌?期待中。

轉身回到書桌前,一本本新出的書正躺在桌上。一本書的開始跳動著每一位作者雀躍的心。最後呢?是被讀者的他帶回家?還是默默無聲的躺在倉庫裡?

誰知道呢?每一件事有「發生」,「最後」就一路相隨。

只要你願意打開,每一本書總有「它」不俗的開場:

《壞孩子》———作家亮軒剛出爐的自傳,打一開始他就說:興亡我不懂/離合我不懂/愛憎我不懂……寫下來/我懂。洋洋灑灑,亮軒有很多話要說,只是我還來不及翻讀。書的「最後」他留下的話是:至今回想/依然感覺就在那一天長大成人/此後,我就走在自己人生道上/顛簸也罷/順暢也罷/既漫長又孤獨。

是呀,人到「最後」,顛簸、順暢管他的,一如南斯拉夫詩人瑪西摩維奇的那首詩,〈我沒有時間了〉:

我沒有時間再做長篇大論/我沒有時間搧風點火/生命的出海口已經很近/我沒有時間掉頭走回程……。

是呀,人生只是一張單程票,每一個人無不在出發的時候像詩人隱地《風雲舞山》的第一首詩〈春光奏鳴曲〉一般:

讓我們從擁抱開始/把花和樹連結在一起/像筆與筆套/像瓶蓋與瓶……像雲在天空徜徉、像青草在大地上呢喃……橄欖色的天空/瀰漫激情香氣。

可,詩集《風雲舞山》的「後記」他用〈收攤〉兩字結尾:我要提前打烊,謝謝詩神照顧……我發現這本新詩集並未超過我的第一本詩集《法式裸睡》,就不如鞠躬向買過我詩集的讀者說聲謝謝,向教過鼓勵過我的詩壇前輩說聲謝謝……。

正如詩人林煥彰的詩作〈我的一生〉這樣說的:

每天晚上,

向自己說

再見!

每天早晨,

向自己說

早安

一生,

在悲喜之間擺盪!

真的,從〈春光奏鳴曲〉到〈收攤〉,一生多少擺盪,盡在不言中,除了謝謝以外,「最後」還能說什麼?

從亮軒的新書《壞孩子》到隱地詩集《風雲舞山》,現在,就來說說自己啦!

我的新書《讀書會加油站》又是如何「開始」的呢?

第一篇叫〈節奏〉,我以「大安生活讀書會」為題材:

讀書會進行當天,我邀來《香草滿屋》的作者蔡怡貞到場。

這幾年怡貞的「香草」研究,從興趣開始,從植栽入手,再從「香草」入菜開發,然後開闢「專欄」寫作,到成書《香草滿屋》,現在已能開講、開課。這一步步走來「節奏」十足。

聽,音符有高音、低音,一首動聽的歌謠無不有它的弦律節奏。看,一幅畫作從一筆一畫到用色、構圖節奏十足。想,一幢房屋,靠的是一磚一瓦,堆疊成一座美麗城堡……人呢?人生一如季節春夏秋冬,如一篇文章起承轉合,如人際交流的應對進退,無不有屬於自己的步調和節拍。

儘管人生的基調如此,但「變調」屢屢出現。人生永遠在失去

/獲得的流動感中擺盪。上帝能給的,你我手中能掌握的究有幾張牌?不到「最後」一張出現,你是永遠不知道的?

所以,我的《讀書會加油站》的最後一篇叫〈玻璃教堂〉———談到一本書叫《4444》,那是知名作家曹又方女士離開人世後,兒子李煒很認真的想要留下母親「最後」的身影。這位可愛的兒子為母親建造的「玻璃教堂」掛了四幅字帖「死」、「生」、「念」、「寫」。從母親的死,回憶母親的生,也寫出對母親的懷念,更談了母親一生的「作品」……。

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的一生建造一座「玻璃教堂」,到底你想讓人看見的是財富?名位?學問

?才華……

有一天,在國父紀念館欣賞編舞家張曉雄的作品:「色空不二」舞動禪,至今仍深印腦海,一共分五個章節:

瘋猴之心———舞出人生現實的「忙」、「趕」,趕上班、趕賺錢、趕開會……趕在「時間」之前,我要、我要、我要的。

與懼共舞———舞出人生現實的「怕」,怕失去,怕得到,怕一個人,也怕一群人,更怕自己走了萬事皆空。

遊戲舞著———人生如戲,舞出執著是這般的苦,我的遭遇,我的劇本,到底要怎麼寫?

鏡花水月———我在我的世界裡舞蹈,你在你的世界裡舞蹈,一切的一切如鏡花水月,到底我是誰?

最後的一個舞碼「悉曇成就」———人的一生,究竟要如何把瘋猴一般的心重新收拾?只有從不斷的內觀淨化中,照見一顆清淨的心,透過「禪修」的靜、定,才能收好那一顆,像瘋猴一樣的「心」吧!

當然,「舞動禪」是宗教傳道的一種法門。五個章節,五段舞碼,演出「色空不二」的人生真相,你看見了嗎?人生走一遭,不過是一趟學習之旅,透過文學、舞蹈、繪畫、音樂、表演……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陪你、我走到「最後」。

親愛的大安生活讀書會的朋友,聽說你們下回的讀書會活動就是要讀一本《一個人的老後》,是呀,讀讀何妨,因為每個人都有「老後」啊!

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社會學者上野千鶴子。她說:「一個人的老後並不可怕,也不悲涼,同樣能過得樂觀優雅,充實而有餘裕。」真的嗎?但願你我都相信。

親愛的大安生活讀書會的「老」友們,我在這裡祝福大家,因為本文就是聽你們的囑咐而寫的。就讓我們一起用健康的態度走自己的「老後」吧!

———給大安生活讀書會的朋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