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生活】人間佛教行者

楊憶卿(女眾學部專一甲) |2011.01.23
1093觀看次
字級

宗門思想課程中,有一對特別的老師,令人印象深刻,他們就是林清志與林秀美老師賢伉儷。

兩位老師與師父上人結緣於宜蘭雷音寺,林清志老師受師父上人栽培完成大學教育;林秀美老師原以為佛教是迷信,隨養母參加共修後,聽到師父上人的開示,如雷貫耳,破除錯誤的知見,才了解佛教是最科學、最進步及最人間化的宗教。

遭逢苦難的人特別渴望法水的滋潤,失去自由的人,尤其需要佛光的照耀。師父上人曾說:「做事要有戰鬥的精神,修行要有降魔的決心。」兩位老師發心到監獄布教,帶領收容人念佛、拜佛、打坐,為他們上佛法課程,看到收容人虔誠念佛、懺悔,目睹他們的眼神從憤世到平和,從灰心到對生命有信心,深深感動不已。

人人皆有如來本性,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兩位老師不畏風吹雨打,克服舟車勞頓之苦,在最困難的地方弘法布教數十年,而且心甘情願,真是令人佩服不已。

師父上人說:「今日的社會是以服務為目的」。佛光山是菩薩道場,每個人都是人間佛教的行者,都是師父上人的分身,不但要向自己的本心尋問,挖掘自己的內心世界,開發自我心靈潛能,更以服務為本,自覺覺他,用佛法莊嚴身心,轉迷為悟,轉凡為聖,為自己及佛教寫歷史,林清志講師及林秀美檀講師即是最佳實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