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講到單親,多數人想到的是單親媽媽,由於單親媽媽照顧家庭較難,政府、社會給予的關照較多。但根據統計,在六十萬戶單親家庭中,四成五是單親爸爸,約有二十七萬單親爸爸的心理、家庭壓力也很大,加上傳統教育影響,主動求助率不到女性的十分之一,民間單位呼籲政府,勿忽略對男性單親的關懷。台北市衛生局將舉辦研討會,邀專家探討男性單親的心理需求。
陳先生十年前與妻子離婚,一離婚馬上面對獨立照顧兩個雙胞胎小孩的問題,洗碗、燒飯、洗衣,生活一團亂,常搞得心情煩躁,有時還將氣發在小孩身上,還好這期間受到一些人的幫忙,讓他漸漸走過來,也因自身經驗,他知道單親爸爸心理、生理若不健全,會影響整個家庭、社會。
陳先生說,在辦理離婚手續時,戶政單位就可知道單親家庭的資料,如果能立即聯絡社會局、社工單位介入關懷,有助帶領單親爸爸走過低潮。
中華民國單親家庭協會理事長朱建鋒指出,女性單親在某方面的確較弱勢,但男性所受到的心理衝擊,與生活須面對的挑戰,並不亞於女性單親,單親爸爸不願向外求助,往往是因面子問題。他說,統計顯示,單親爸爸主動向社福機構求助的比率,不及單親媽媽的十分之一。
他說,單親家庭協會會員男女比例約為四比一,若辦活動向政府單位申請補助,常面臨經費只能用於單親媽媽,而申請不到經費的窘境。
朱建鋒表示,目前的研究報告、親職書籍很少關照單親爸爸的需要,現行相關法令補助扶助適用對象的「單親要件」也是婦女,男性單親成為弱勢。
父親節即將來臨,台北市衛生局與中華單親家庭互助協會合作,將於八月四日辦理「非典型弱勢的單親爸爸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男性單親的心理需求。相關訊息可洽(○二)二三九一九九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