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活飲食觀】固腎第一選擇

黃建勳 |2011.01.21
1472觀看次
字級

許多證據指出,植物性蛋白或植物性飲食,是腎病症候群、慢性腎衰竭、與尿毒症的優先選擇。

腎病症候群是由於腎絲球無法將過濾尿液中的蛋白質保留在體內,造成血中蛋白質偏低,或合併高血脂、高血壓和水腫的變化。改變飲食可以幫助血脂、血壓與水腫的控制,也可減緩腎臟病的進展。

植物性的飲食,熱量多數由澱粉類提供,蛋白質的含量對腎臟不會形成負擔,且不含膽固醇,又含有各類抗氧化物,可保護和修補受損的腎絲球,因此,對腎病症候群的患者,是值得推薦的飲食。著名的醫學期刊《刺胳針》,也曾發表腎病症候群的飲食研究,患者接受八周的素食後,尿蛋白流失呈現明顯的改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也明顯下降。

許多腎衰竭的病患,多肇因於糖尿病或高血壓,而素食已證實對血糖和血壓的控制有良好的幫助。腎衰竭的病患在尚未開始透析時,必須限制蛋白質與磷的攝取量,以免產生尿毒相關的併發症。但是這種飲食並不可口,因此病患不是無法遵循,就是攝取不足導致營養不良。植物性的蔬食,蛋白質與磷的含量適中,在口味上病患的接受度高,又含有充分的抗氧化物,所以早已是很多國家推薦給腎衰竭患者的飲食。

研究顯示,低蛋白飲食可減緩輕度和中度腎功能不全的病程進展,而使用植物性飲食的療效更優於動物性蛋白。義大利、以色列等國的研究,也證明了蔬食的確對腎衰竭的病患,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針。研究證實相較於傳統的低蛋白飲食,純素飲食可提供輕度腎衰竭患者適當的蛋白質,且維持正常的無機磷濃度。

腎功能不斷衰退的結果,將引發全身各種併發症,稱之為尿毒症,而需接受血液透析(俗稱洗腎)。然而尿毒病患的死亡威脅,並非尿毒本身,而是心臟病、腦中風和感染症,這一切都指向病人有較高的氧化壓力。

植物性的飲食,由於有豐富的抗氧化物(特別是大豆異黃酮),且早已證明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因此近年來各國腎臟醫學界,對蔬食飲食在透析族群中的保護角色,一直相當重視。二○○六年,著名的醫學期刊就發現透析病人食用富含異黃酮的豆類蛋白,有較佳的營養狀態及較低的發炎指標,顯示其體內的氧化壓力較低。

總之,腎病症候群、慢性腎衰竭及尿毒症,在臨床上皆為不易根治的腎臟疾病,目前已有許多證據指出,植物性蛋白應是這些病人蛋白質攝取的優先選擇。

(本文摘自博雅書屋出版「關鍵飲食」)、(作者為台大雲林分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