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到藝術,東方人奉行著一貫嚴肅的法則。
以韓片《腦海中的橡皮擦》為例,故事裡的主角是個自小被雙親遺棄的男孩,由蓋廟木工師父撿回來撫養。與其說他是被收養,倒不如說是養父家裡多了個幫傭,因為打從主角進門起,就被使喚來使喚去,成天做牛做馬,從未得到好好的對待。
主角後來跟著養父學木工,即使在太陽底下曬到頭昏,仍被養父挑剔得體無完膚。一心想傳承養父好手藝並得到讚美的主角,不管再怎麼疲累,都咬牙忍耐下來。
直到有一天,他終於忍無可忍,大聲宣洩內心的委屈,在跟養父一陣咆哮扭打之後,他憤而離家,發誓不再回來。
學歷不高的他,只能在自己所熟悉的建築領域裡打工,先前磨練出來的蓋廟工夫,讓他駕輕就熟。一路做上來,他不僅獨當一面承包工程,還順利考上了建築師執照,成為老闆最得力的助手。
影片中,功成名就的主角帶著自己得意的作品回去找養父,沒想到養父仍是頻頻搖頭,連一句像樣的肯定都沒有。主角因此氣憤地質問養父,為什麼他要如此嚴苛地對待自己?養父回答:「對你要求這麼多,是因為在你身上看到了一股跟我自己親生孩子完全不同的特質。」
主角好奇地問:「是什麼呢?」
「從你一拿起槌子和雕刻刀,我就看出你有天分,所以狠下心來磨練你,即使你做得再好,甚至超越了我,我都不會誇一句,因為想讓你吃得苦中苦,好上加好,才不會自滿!」
這個養父的告白,讓我想起了日本歷史上,據說有位武士的母親在他小時候故意用冷淡的態度對待他,希望他可以不顧兒女私情,在戰場上奮勇殺敵。這些招術真能督促人成功嗎?就算事業成功,例如寫作高手,但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算不算是一種缺憾?不過,這或許是典型「恨鐵不成鋼」的東方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