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凍正是蘿蔔收成季節,冬天的蘿蔔白白肥肥味甘甜,是最好吃的時候。蘿蔔清涼退火,在年節吃麻辣燥熱高卡路里的菜餚之後,吃蘿蔔有調劑中和作用。
蘿蔔可汆燙、涼拌及醃漬、滷製,也可做湯底,作法簡單。汆燙蘿蔔,備一鍋淹過蘿蔔的水,洗淨蘿蔔後可削皮,也可不削皮,可整條,也可切段切塊切片,水滾後將蘿蔔入鍋,轉小火蓋鍋蓋,滾約二十分鐘取出裝盤,沾醬油或醬油膏,非常可口。
涼拌蘿蔔是將蘿蔔切片,加鹽搓到軟化出水,視個人口味加糖、醋或辣椒醬、蒜頭、香菜,攪拌均勻,冰一天即可享用。早年人們節儉,蘿蔔皮削厚一點,切絲涼拌成小菜,別有風味。
醃漬蘿蔔則是將蘿蔔切成條狀,加鹽搓揉至半透明狀,出水後放入鍋中,用石頭或重物壓二天,撈出用棉布包著,擠出水汁再放回鍋中,加糖、醋,二天後可食用。(喜辣可加辣椒、麻油)
滷蘿蔔將蘿蔔洗淨,切大塊放鍋中,加醬油及水(比例一比四)、薑片、蔥段、糖、少許米酒,大火炒至表面金黃後再倒入鍋中,開小火續燜二十分鐘即可食用。
做蘿蔔乾也不難,蘿蔔洗淨,切塊切條皆可,先在陽光下曬至脫水成乾,再加適量的鹽,不必太多以免太鹹(也可先揉鹽再曬),放進乾燥的瓶罐中(不能有水分,否則會酸敗發霉),如果喜歡口感較脆,曬一整天即可。瓶罐口要封緊,過一段時間打開就有濃濃的蘿蔔乾香氣飄出。有人喜愛老蘿蔔乾的風味,一醃幾十年,又黑又皺,有如老人的手指,有風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