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立委蔡煌瑯昨天表示,部分不肖糧商進口碎米混合台灣米銷售,連官員都沒有辦法用肉眼辨識,嚴重打擊台灣米的品質與價格。農糧署副署長游勝鋒表示,將加強查緝管理並要求業者標示清楚,並與財政部研究,全面杜絕碎米進口。
蔡煌瑯表示,台灣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因為配額關係,每年必須進口十四萬公噸多公噸的等量糙米,其中百分之六十五由政府進口;百分之三十五開放給民間進口,約五萬多公噸。他指出,民間進口的米,有些品質低劣,很可能是不肖糧商將飼料米當成碎米進口,然後混合國內優質米一起販售。
蔡煌瑯表示,進口碎米每公斤售價約二十元,但是台灣米一公斤三十元至一百元不等,混雜之後成本降低,但是會影響民眾健康,也會影響價格。
游勝鋒表示,去年台灣有兩千多公噸的碎米進口,主要是用來加工或是釀酒。他說,目前政府的配額完全禁止碎米,至於民間配額部分,將研究如何加強管理,也將考量是否將台灣米跟進口米分開販售。
他指出,市售米違規罰責已提高,在標示不實的部分,處以三至十五萬元罰鍰;廣告不實的部分,處四至二十萬元罰鍰,糧商必須在包裝上標示混合米的比例跟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