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繫傷亡風險高 不容花時間 譗磨共識豃 政府應堅持 立委勿重蹈 「邵曉鈴條款」 覆轍
在元旦因車禍受重傷的國父孫女孫穗芬家屬呼籲立法,強制汽車後座繫安全帶,藍綠立委聞言均表贊同,將研議修法。
汽車後座繫安全帶比較安全,本來就是常識,卻不知道為何無法完成立法,從媒體報導得知,立委已多次提案立法,五年前因「其他立委不了解而反對」,後來台中市長胡志強夫人邵曉鈴出車禍,進入三讀,「不料又遭某立委提起復議,導致法案打回原點」。
立委復議的理由是怕小朋友身材小,坐後座繫上安全帶,反而會勒住脖子,強制規定反而對他們更不安全。這項理由恐是見樹不見林,據警政署統計,未繫安全帶受傷死亡率為百分之四點五八,有繫安全帶的受傷死亡率僅百分之一點二九,相差三點五倍。
相對於廣大的乘客而言,小朋友乘客的比率少很多,若不考慮整體傷亡率,而只單獨針對小孩子,可說是「因小失大」。
況且,小朋友的問題只要裝上「兒童安全座椅」就可解決,立委可在立法時,附帶強制規定加裝兒童座椅,這不是難事,為何立委不思及此?
這次國父孫女家屬的呼籲,有立委認為,就像「騎機車戴安全帽」一樣,後座繫安全帶入法,社會還得花時間「磨共識」。
筆者對此相當不以為然,警政署的數據「血淚斑斑」,足已說明一切,攸關性命的問題,強制執行、違規依法重罰即可,還要幾年等共識?
「騎機車戴安全帽」也是一樣,當初立法也是一波三折,後來政府「下決心」做,不就做起來了嗎?
媒體採訪一名家庭主婦,她說「父親有心臟病,曾因坐前座繫安全帶,導致呼吸不順,只好坐後座。若後座也要繫安全帶,勢必造成開車外出困擾」,類似這種少數個案,是個人問題,自己要去解決,豈能影響多數?否則社會如此多元化,豈不是什麼事都做不成了?
對的事就去做,不要因少數人而躑躅,希望政府堅持,也希望少數立委別再見樹不見林。
張庭(高雄市/家庭主婦)